??港闸法院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侧记

 

本网南通讯:最近,到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法院打官司的老百姓的心情舒展多了,在该院宽敞明亮的立案大厅里,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清新的司法为民之风扑面而来,从悬挂的院长信箱、女法官的导诉讲解、院长的热情接待……让当事人处处体验到司法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大厅里,悬挂一只信箱

踏进港闸法院办公大楼,在入口处醒目可见一只信箱,信箱上贴着“院长信箱”四个大字。启用“院长信箱”是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宋石为了拓宽本院干警和人民群众对班子成员进行监督的渠道,倾听人民群众心声,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和全院各项工作所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宋院长到港闸法院上任后,与该院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交换了意见,走访了部分区级机关和乡街道,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全院干警大会上,宋院长深情地说:“要使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带,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提出响亮的号召:一般干警向党员看齐,党员向班子成员看齐,班子成员向一把手看齐。”同时,宋院长欢迎全院干警和人民群众对其本人及班子其他成员进行监督。为了消除干警和人民群众的顾虑,专门设置了“院长信箱”,并规定来信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

大厅里,迎来一位向导

为了当事人方便诉讼,缩短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他们从跨进法院大门那一刻起就得到热情专业地接待和指导,该院近期实行了导诉制度。安排一名女法官在立案大厅内接待来访的每一位群众的仔细询问,并负责将他们指引到相应的岗位。这一做法大大减少了当事人因不熟悉法院办公环境和诉讼流程所带来的麻烦,及时获得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而到法院讨公道的张大娘感慨的说:“我七十多岁了,头一回到法院,从出家门就开始紧张,不知到了法院该去找谁。谁知一到这个大厅,就有一位年轻的女法官,主动上前问长问短,比亲孙女还亲。她带我来立案,负责的同志当场就帮我立了案,还免了我的诉讼费。没想到,打官司这么方便。”

大厅里,坐着一位院长

为了更好的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及时听取并解决他们的问题,港闸法院将每周一次的院长接待惯例改成每日接待制度。每天由一名班子成员坐镇大厅一隅的接待室,方便当事人向法院领导反映问题。该院院长宋石道出一番肺腑之言:“我们每天派一名院长坐在这里,一方面能畅通当事人反映问题的渠道。尊重他们的意见,重视他们的要求,往往能很有效的平息他们的激动情绪,化解他们的对立心理,让矛盾解决在基层,让不满消失在萌芽,缓解向上级法院或信访部门上访的压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当事人能很容易地找到院领导反映问题,客观上也能促进干警增强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克服‘生、冷、硬’的面孔。”

港闸法院从一杯水、一声问候做起,通过倾听与交流,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人民法院为人民的真情实意,从而在法院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