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苹同志1992年起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她以对法官职业的无比崇敬和不负人民重托的强烈责任感,在审判岗位上谱写了一首首正义之歌、爱民之曲,展示了人民法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000年以来,积极地挑起审判方式改革试点的任务,创造了个人每月审结案件最少25件、最多40件的高效率,为全面推广简易案件审判组积累了经验。先后受理各类民事案件253件,审结251件;上诉案件中,无认定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仅2件由于当事人在二审中提供新的证据而改判。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文明法官,2001年底被评为人民满意的法官并荣立三等功,2002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二等功。
  一、强固自身素质,积极捍卫法律公正
  吴苹同志认为:作为法官就应该视公正如生命,惟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对党的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法律的威严、法官的良好形象才会深植人民心中。基于这样的认识,吴苹同志长期如一日,在审判岗位上忠实的坚守着公正的信念不动摇。
  钻研审判业务,不办错案这是她首先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审判业务水平,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专业理论,在审判实践中总结案件审理经验。她参加法律自学考试,并取得了法律本科文凭。她广泛阅读与审判相关联的心理学、思想工作学等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更好地审理案件奠定基础。仅2002年,吴苹同志就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自行学习了《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涉港奥案件司法文书送达及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委托送达法律文书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近几年来,吴苹同志审结的上诉案件,无一件因认定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而致改判,并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5篇调研文章。
  在案件审理中,吴苹也和其他人一样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人情因素的干扰,但仍坚定地做到在人情和公正之间选择后者。今年六月,吴苹同志在审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中,被告方通过老朋友的关系找到她远在盐城的姑妈让其讲讲情。老人从五、六百里外来到南京,当她得知姑妈的来意后,对姑妈说:“您从盐城那么远来不容易,多住几天吧,让侄女好好地
  孝敬孝敬您,至于案子的事,我只能依法判决了。”卢妈见她这样不讲人情,气得晚饭都没肯在她家吃硬是冒着雨走了。见到一向关心疼爱自己的姑妈生气地走了,吴苹心中深感不是滋味,两眼不禁泪水涟涟。象这样因不给亲戚、朋友面子的事碰到过多次,没少受亲友的冷眼和误解。她也常跟亲友们: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我是名法官,若法官都不能做到公正裁判,受害者的权益谁去保护,社会正义又有谁去伸张呢?”经她这么一说,一些有想法的亲友们,最终还是理解了她的做法。
  廉政问题是影响公正的重要因素,而她正是以廉洁自律的精神赢得了同事和案件当事人的交口称赞。有一次,她在审理一起货款纠纷案中,因被告方有转移财产的企图,原告申请诉讼保全。她根据原告的申请和提供的财产情况,先后5次到银行、房地产等单位调查取证,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案件审结后又找被告做工作,让其自觉履行判决结果,使原告及时拿到了39万元的货款,避免了经济损失。原告出于对她的感激而给其送来了两盒碧螺春茶叶。面对当事人的一片真诚,她说:“谢谢你的好意,但茶叶不能收,依法保护你的合法权益是我应尽的职责。”短短的话语让当事人感动不已。她就是这样,对自己严格的自警自律,面对怀有目的或者善意的吃情、送礼,一概拒之。她说这样做了活得轻松。当事人说:“案件在吴法官手上审我们放心。
  二、全心投入,积极实践敬业奉献精神
  民事案件数量多,法律关系复杂,工作压力大,有时还有个别当事人的缠诉。干过民事审判工作的同志都有个共同的体会,那便是过好“三关”:即经得起苦累、受得了委屈、顶得住邪恶。在长期接受这“三关”的考验中,吴苹同志以实际行动交上了叫同志敬佩、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为合议庭的审判长,吴苹不仅自己要办好案件,而且要指导其他审判员审理案件,并对合议庭审理的每件质量负责。2002年担任副庭长后,在处理繁忙的行政事务同时,还要公正高效地审理案件,虽因病休两月,全年审结案件仍列全庭前三名,加班对她来说是常事。经她审结的上诉案件仅3件因当事人在二审提供新的证据而改判,无改判和发回重审。大家说,这是她拼命拼出来的。近几年来她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甚至没陪伴丈夫、带着女儿到中山陵、玄武湖风景区游玩过,好在丈夫能理解、支持她。说起对亲人未近责任的内疚,至今仍让她难以释怀的是今年6月女儿患流行性感冒高烧住院,当时丈夫因公出差在外地,女儿住在第三医院挂盐水,在病重的
  女儿正需要亲人陪伴在身边时,她却因开庭不得已离开女儿走上审判台。当开庭结束请假返回医院时,看到幼小的女儿脸上还挂着伤心的泪花。是的,这么多年来,因为忙于审判工作,她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家庭。今年六月份,南京电视台法制园地节目组的记者去她家采访时,她的女儿还埋怨说:“妈妈心中只有案件,唯独没有我。”其实她何止是没时间照顾家庭,甚至是为了把审判工作做好,连自己的身体病痛也不顾。
  她患有慢性胃炎,有一次,在开庭审理一起相邻纠纷案中,她的胃痛病犯了,疼痛难忍。按说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休庭下次继续开的,但她想到当事人住的地方离法院较远,来一次不容易,因此咬牙坚持调解。双方当事人看到法官脸色发白,脸上汗水豆粒般往下淌,忙问是不是病了。当得知吴法官为了减少他们的诉累抱病开庭时,十分感动,原告方主动提出了撤诉申请,说不忍心给吴法官添累。吴苹同志到医院吊了瓶盐水止疼后,又返回上班。领导和同事们劝她回去歇歇,她说是小毛病,不疼就好了。
  当民事法官难,难在不仅仅是苦和累,有时还会遇到少数当事人的无理纠缠。吴苹同志正是以法官的一身正气,捍卫着法律的尊严。有一次,她在审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被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痞子,为了逃避赔偿,被告先是许以好处并通过各种关系给吴苹同志打招呼,被她严词拒绝后,又威胁手段,扬言报复其全家。面对当事人的恐吓、威胁,她没有畏惧、退缩,在对其进行法纪教育的同时,警告其违法必受法律严惩。经庭审质证、认证,依法作出了被告赔偿原告财产损失20万元的公正判决。类似这样当事人恶意取闹的事先后有3起,她都公正、妥善地予以处理。
  当事人乱投诉是民事审判工作同志都会碰到的事,但是每当此时,吴苹同志总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案件事实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从不因此予以计较甚至报复。今年十月,在审理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中,原告因被告拒付拖欠房租而起诉,被告则以原告应给予补偿装璜费为由抗辩。吴苹同志依法委托房屋评估机构对装璜部分进行评估,原告则以合同中没有对装璜部分约定而认为法官不应在本案中处理,现叫人评估是有意偏向被告,并到院监察室投诉她办案不公。对此,吴苹同志没有因其乱投诉而记恨他,开庭审理时,她结合有关法律法规阐述了对装璜部分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最后判决原告适当补偿被告装璜损失,被告按时支付拖欠的房租。面对公正的判决,原告深为自己误告法官的行为而后悔,一再表示对不起。像这样乱告状的事先后发生过3起,她都以宽容、理智的态度予以处理,表现出了作为法官特有的宽广胸怀和职业修养。
  群体案件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吴苹同志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是不辞劳苦维护社会稳定。如2002年6月吴苹受理的常某等24户居民诉南京某大学相邻采光通风一案,原告情绪激动,极易发生过激行为,而被告南京某大学的综合楼具有全部审批手续,是合法的建筑物。吴苹同志审理此案不仅注重案件的审理,更注重社会矛盾的消解,先后三次到现场观察两幢建筑物的位置并到南京市规划局、土地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咨询,平息了24户原告的情绪,最终妥善的审结此案,避免了矛盾的扩大。
  三、热忱服务,积极化解人民群众的疾苦
  吴苹同志以对人民厚重、质朴的情感,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利益,关心着人民的疾苦。凡经她审理的案件或者由她接待的当事人,无论大事小事都耐心细致的处理,从没发生过因文明服务不好或一时疏忽而冷落当事人的事。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只要当事人问什么事,她都能热情接待,解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有一次,二名年已古稀的老人问她告女儿虐待的案件在哪个法官手上审。她看到老人拄着拐杖,颤微微的样子,赶紧丢下赶写判决书的工作,搀扶着老人从刑庭到立案庭帮助老人查询。当得知没有立案时,她又带着老人到楼下登记立了案才离开。老人感激地说:“还是鼓楼法院的法官好。”
  吴苹坚持把对人民的爱、对社会的责任感贯彻到每一件案件的审理中,尽力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做到审结一案温暖一方民心。今年九月,她审理了一起瞻养纠纷案,原告是年近90岁的老太,因患肠癌卧病在床,5个子女不肯为老人治疗,平时生活上也不尽瞻养之责。审理中,她首先找五个子女谈话,宣讲有关法律法规。为了照顾老人,她把开庭地点定在老人的住处,还特意为老人购买了200多元的补品,感动得老人热泪盈眶。开庭时其子女们看到法官这样善待老人,个个羞愧的低下了头,主动表示承担老人的治疗费和生活费。考虑到老人身体有病,且子女均有工作,经她调解,子女们一致同意为母亲找一个保姆,费用同样由子女们分摊。通过案件审理,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吴苹同志对人民的真情还体现在案件的审理中,注意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今年八月份,在审理因共同使用卫生间而产生的相邻纠纷案中,原、被告系合用一大套房,隔开使用后,仍共用同一卫生间,后因被告拒让原告使用导致矛盾发生。几年来,居委会、单位领导多次出面调解都未能解决。原告曾扬言如处理不好,就跟被告拼命。吴苹同志受理此案后,仔细的了解案情,查清双方争议的焦点和产生矛盾的根源。审理中,她不是就案办案,一判了之,而是想方设法通过审理彻底消除诉争。为此,她在做平息矛盾工作的基础上,又找与本案有关的房产经营公司和原、被告双方单位多方协调处理。吴苹同志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的精神不仅感动了双方当事人,也深深的感动了双方当事人单位的领导,最后由被告单位出钱,居委会组织人员施工,为原告重新修建了卫生间。一场长达3年之久的相邻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案件审结后,原、被告双方共同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院里,以表达对她的敬意和感谢。
  近几年来,吴苹同志以自己火热的情怀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当事人的心,用辛勤的汗水排解了一个又一个当事人的困难,以自己的职业风采在让人民满意的篇章里写上了崭新的一页。当有人问她这样做值不值时,她毫不犹豫的回答:“值,唯有这样做了心里才踏实。”
  超负荷的审判工作,终于将吴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去年10月吴苹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实在感到力不可支,后经医院检查,原来是她患了子宫瘤,情况很不妙。但尽管这样,经保守治疗她仍照常上班。院长杨太兰得知情况后,以下命令的口气将她“逼”进医院,她这才住院做了手术。医生说“你再要拖下去麻烦就大了”。休养一段时间后,吴苹又重新走上审判台,开始她那神圣的事业。
  如今的吴苹同志在工作中将进一步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紧密团结在院党组周围,把人民满意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完成人民交给她的审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