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法官的故事
作者:葛娟 发布时间:2005-12-22 浏览次数:3791
老崔是个法官,四十多岁,个子高高,嗓门高高的,一个很寻常的执行法官,要跟你描述老崔的长相,那只能说到大街上放眼望去吧,满眼的那些便是,真的很普通。可就是这么一个一不留神,便会盯没的人身上却颇有些耐人寻味的趣事。
最早听到关于他的故事,或许也就只是个茶余饭后的笑话。老崔年轻那会,处了个对象挺中意的,头一回新女婿上门,介绍人叮嘱他,见了未来的老丈人就要叫爸爸。哪知,自行车上一下来,不巧,老丈人正在上茅侧,半个脸还露在芦扉门外面,老崔见了,赶忙快步上前直唤爸爸,惊得“爸爸”拎起裤腰“落荒而逃”。听完这故事,当时差点让我笑岔了气,天哪,这世上还有此等书呆子,真不知道这样的憨人有没有成了“爸爸”的女婿?
听完着这笑话没过多久,就听到老崔的真事了。办公室里同事的亲戚不知为何欠了别人的债,要执行了,执行法官便是老崔。同事想当然地认为,有人情话总好说点,便打电话四处托人打招呼,找了半天楞是没人接这单“生意”,最后,找了物价评估所的,虽知那人一听执行法官是老崔,立马就拿话堵我同事,“你知道老崔是谁吗?他这人没啥朋友,啥人的帐都不买,我和老崔打了近十年的交道,办案上还真没见他买过谁的帐,我劝你别瞎折腾了,剩早,该咋办就咋办。找他说情还不如跟对方当事人商量商量,省得自讨没趣。”同事的转述,让我们顿生的诧异。
去年,和几个朋友闲聊,聊着聊着,不知怎么,话题就聊到了司法腐败的话题上,众说纷纭,几个朋友正争得面红耳赤时,一个平日里言语不多朋友开了口,“都不要瞎争了,我说个亲身经历的事,你们听了再琢磨。三、四年前,我在一家化工厂上班,老板是我亲戚,有一回,我们厂里欠了无锡一家公司的钱,对方来执行我们厂的一辆轿车,我们老板不依了,要知道他可是个有背景的人,这回却栽了个大面子,过程我就不必细说了,反正是软硬兼施,可法院执行局的老崔就是泼水不进,崭新的车眼见着就归了无锡人,这事我可是一场清的。当时,我也说不出来的滋味,事吧毕竟是我们厂的,但又寻思着真是要被老板走通路子,那咱们这些平常百姓还可以信谁?暗地里我还真为老崔捏了一把汗。老崔这人我服了,反正,从这以后,再有人和我说什么‘大盖帽吃了被告吃原告’的话,我就会拿这事说话。事后,连我们老板都挺服老崔的,他的确是个让人听起来头痛,却又不得不佩服的好法官。”朋友的话说完,一片寂静。
其实仔细想来,所谓老崔的那些事于我大多是道听途说而来,说的也大多是亲身经历,但静下心一想,才觉得却是正因为如此,方才显得真实,而又温暖。或许是,因为有老崔这样铮铮脊梁的人,才让我们能明白地感受到朗朗的清明离我们如此之近,近在咫尺。或许是受了老崔的“鼓动”,我报考了法院,终于成了老崔的同事。上班第一天见着老崔时,正遇实习生小李很诚恳地向他告别,“谢谢您,从您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更学到了许许多多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这让我终身不忘,我一定不会忘了您……”,老崔瘸着腿,一路嘱咐着将小李送到大门外。新同事告诉我,老崔的腿是上个星期外出执行,一马当先时,被一个被执行人的家属踢伤了的,都了十来天了,看着他瘸着来瘸着去,我们心里也怪不好受的,可他楞说小事情。
我也一直没好意思向同事打听那个“憨女婿”的故事是否确实,只是老崔的搭档告诉我,别看他嗓门高高,办案干脆利落的,对人可真诚了,做事可细心了。
望着老崔办公桌上的“仰不欺天、俯不诈民”小条幅,觉得让我捧腹大笑的“憨女婿”既像是老崔,又不像是老崔,也许就是我身边的每一位……
最早听到关于他的故事,或许也就只是个茶余饭后的笑话。老崔年轻那会,处了个对象挺中意的,头一回新女婿上门,介绍人叮嘱他,见了未来的老丈人就要叫爸爸。哪知,自行车上一下来,不巧,老丈人正在上茅侧,半个脸还露在芦扉门外面,老崔见了,赶忙快步上前直唤爸爸,惊得“爸爸”拎起裤腰“落荒而逃”。听完这故事,当时差点让我笑岔了气,天哪,这世上还有此等书呆子,真不知道这样的憨人有没有成了“爸爸”的女婿?
听完着这笑话没过多久,就听到老崔的真事了。办公室里同事的亲戚不知为何欠了别人的债,要执行了,执行法官便是老崔。同事想当然地认为,有人情话总好说点,便打电话四处托人打招呼,找了半天楞是没人接这单“生意”,最后,找了物价评估所的,虽知那人一听执行法官是老崔,立马就拿话堵我同事,“你知道老崔是谁吗?他这人没啥朋友,啥人的帐都不买,我和老崔打了近十年的交道,办案上还真没见他买过谁的帐,我劝你别瞎折腾了,剩早,该咋办就咋办。找他说情还不如跟对方当事人商量商量,省得自讨没趣。”同事的转述,让我们顿生的诧异。
去年,和几个朋友闲聊,聊着聊着,不知怎么,话题就聊到了司法腐败的话题上,众说纷纭,几个朋友正争得面红耳赤时,一个平日里言语不多朋友开了口,“都不要瞎争了,我说个亲身经历的事,你们听了再琢磨。三、四年前,我在一家化工厂上班,老板是我亲戚,有一回,我们厂里欠了无锡一家公司的钱,对方来执行我们厂的一辆轿车,我们老板不依了,要知道他可是个有背景的人,这回却栽了个大面子,过程我就不必细说了,反正是软硬兼施,可法院执行局的老崔就是泼水不进,崭新的车眼见着就归了无锡人,这事我可是一场清的。当时,我也说不出来的滋味,事吧毕竟是我们厂的,但又寻思着真是要被老板走通路子,那咱们这些平常百姓还可以信谁?暗地里我还真为老崔捏了一把汗。老崔这人我服了,反正,从这以后,再有人和我说什么‘大盖帽吃了被告吃原告’的话,我就会拿这事说话。事后,连我们老板都挺服老崔的,他的确是个让人听起来头痛,却又不得不佩服的好法官。”朋友的话说完,一片寂静。
其实仔细想来,所谓老崔的那些事于我大多是道听途说而来,说的也大多是亲身经历,但静下心一想,才觉得却是正因为如此,方才显得真实,而又温暖。或许是,因为有老崔这样铮铮脊梁的人,才让我们能明白地感受到朗朗的清明离我们如此之近,近在咫尺。或许是受了老崔的“鼓动”,我报考了法院,终于成了老崔的同事。上班第一天见着老崔时,正遇实习生小李很诚恳地向他告别,“谢谢您,从您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更学到了许许多多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这让我终身不忘,我一定不会忘了您……”,老崔瘸着腿,一路嘱咐着将小李送到大门外。新同事告诉我,老崔的腿是上个星期外出执行,一马当先时,被一个被执行人的家属踢伤了的,都了十来天了,看着他瘸着来瘸着去,我们心里也怪不好受的,可他楞说小事情。
我也一直没好意思向同事打听那个“憨女婿”的故事是否确实,只是老崔的搭档告诉我,别看他嗓门高高,办案干脆利落的,对人可真诚了,做事可细心了。
望着老崔办公桌上的“仰不欺天、俯不诈民”小条幅,觉得让我捧腹大笑的“憨女婿”既像是老崔,又不像是老崔,也许就是我身边的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