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随想
作者:曹猛 发布时间:2005-10-28 浏览次数:3799
家不是符号,家不是旅馆,家不是驿站。
家到底是什么呢?
诗人这样描绘家:小得象一枚硬币,可你丢了它,试试看;轻得象一片秋叶,可你掂量掂量,那是一座山;浅得像一洼雨水,可你掉进去,却是汪洋大海。
文学家认为,家是风霜中一方明亮的小窗;是游子心中总也不圆的一轮月亮;是一盏摇曳着孩子的梦呓和妻(夫)劳碌身影的灯;是人在旅途仍感到丝丝柔柔的牵挂。有一个富翁醉倒街头,醒来后警察要送他回家。他茫然道:我没有家。警察问:那你住的豪宅是什么?富翁答:那只是我住的房子而已。
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分子,家是相互有着血缘关系的成员聚在一起憩息、交流、关爱甚至生老病死的场所。
《说文解字》的解释更为简单:人所居通曰家,一门之内曰一家。
我的一位好友曾对我说起,她的父亲在临终前对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你无论如何不能改嫁,只要你在,儿女们就会回来,这个家就还在。
我以为,家要有刷锅洗碗的劳作、要有夫烦妻恼的磕碰,当然家更有温馨的氛围、体贴的表达,如此等等,这样的家才会成其为家。当然,这一切又非家所固有,还必须由人去营造、去美化。
近二十几年的社会开放,人们有了高谈阔论的生活空间,才干和感情都得到了释放,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却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夫妻感情的流失,子女教育程度的减弱等,都与一些人家庭观念淡薄有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管有多么亲近,都无法替代感情的沟通,感情就像活面,只有不停地揉才有亲和力。假如有一方老是游离在外,就会渐渐地变得生分,久而久之,即使形式上算个家,那也只是个标签而已,很难说有不打折扣的内容。从笔者所在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来看,许多破裂或濒临破裂的家庭,当事人都是从家庭观念淡薄开始的。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那些在外边浪荡惯了的人,自己不妨想一想,无论外边世界如何精彩,你可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我相信绝对不会。当你受了委屈时,安慰你的是家人;当你衣食无着时,帮助你的是家人;当你事业有成时,最为你高兴的是家人;当你生病年老时,不嫌弃你的还是家人。家是人生的港湾,我们不要只在有风浪或受到挫折时才想起家,平日里更要注重对家的养护。
家,从字面上看,也不过是一片遮风挡雨的屋瓦下,人们养了几头猪,田园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久违了的丰足、安乐、祥和,一种原初的人本关怀精神。
家就是家,哪里也代替不了,它是人生之旅最后的归宿。
家到底是什么呢?
诗人这样描绘家:小得象一枚硬币,可你丢了它,试试看;轻得象一片秋叶,可你掂量掂量,那是一座山;浅得像一洼雨水,可你掉进去,却是汪洋大海。
文学家认为,家是风霜中一方明亮的小窗;是游子心中总也不圆的一轮月亮;是一盏摇曳着孩子的梦呓和妻(夫)劳碌身影的灯;是人在旅途仍感到丝丝柔柔的牵挂。有一个富翁醉倒街头,醒来后警察要送他回家。他茫然道:我没有家。警察问:那你住的豪宅是什么?富翁答:那只是我住的房子而已。
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分子,家是相互有着血缘关系的成员聚在一起憩息、交流、关爱甚至生老病死的场所。
《说文解字》的解释更为简单:人所居通曰家,一门之内曰一家。
我的一位好友曾对我说起,她的父亲在临终前对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你无论如何不能改嫁,只要你在,儿女们就会回来,这个家就还在。
我以为,家要有刷锅洗碗的劳作、要有夫烦妻恼的磕碰,当然家更有温馨的氛围、体贴的表达,如此等等,这样的家才会成其为家。当然,这一切又非家所固有,还必须由人去营造、去美化。
近二十几年的社会开放,人们有了高谈阔论的生活空间,才干和感情都得到了释放,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却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夫妻感情的流失,子女教育程度的减弱等,都与一些人家庭观念淡薄有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管有多么亲近,都无法替代感情的沟通,感情就像活面,只有不停地揉才有亲和力。假如有一方老是游离在外,就会渐渐地变得生分,久而久之,即使形式上算个家,那也只是个标签而已,很难说有不打折扣的内容。从笔者所在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来看,许多破裂或濒临破裂的家庭,当事人都是从家庭观念淡薄开始的。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那些在外边浪荡惯了的人,自己不妨想一想,无论外边世界如何精彩,你可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我相信绝对不会。当你受了委屈时,安慰你的是家人;当你衣食无着时,帮助你的是家人;当你事业有成时,最为你高兴的是家人;当你生病年老时,不嫌弃你的还是家人。家是人生的港湾,我们不要只在有风浪或受到挫折时才想起家,平日里更要注重对家的养护。
家,从字面上看,也不过是一片遮风挡雨的屋瓦下,人们养了几头猪,田园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久违了的丰足、安乐、祥和,一种原初的人本关怀精神。
家就是家,哪里也代替不了,它是人生之旅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