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院长 王春年

  对话背景

  多年来,人民法院在审理婚姻、家庭、赡养、宅基地等案件时,如果没有人民调解组织的支持,在案件的调查论证、执行等诸多方面都难以顺利进行。

  去年5月,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提出了构建具有滨湖特色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的全区“诉调对接”工作新机制,推进诉讼与调解两项纠纷解决机制的良性衔接。今年初,在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滨湖区法院又在全市范围内聘任了首批5名“带薪”人民调解员,为推动“诉调对接”机制发挥实效注入了“新生力量”。

  “带薪”调解员的优势

  法周刊:通常情况下,人民调解员属于基层法院编外工作人员,滨湖区法院通过向社会招聘这批“带薪”调解员,主要出发点是什么?

  王春年:打官司耗时耗力,即便赢了官司,到了执行阶段也不一定顺利。而人民调解能以说服教育、友好协商的方式,使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化解纠纷。

  但是,由于人民调解员以法院外聘的“兼职”人员居多,既没有固定薪酬作为保障,又难以全身心投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调解工作的开展。

  为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切实提高全区调解工作水平,我们向上级部门递交申请,并获批在全市范围内招录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专职”人民调解员。

  法周刊:“带薪”调解员与以往人民调解员相比有哪些优势?

  王春年: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优势,是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实践中,调解工作开展不起来,和专业化水平、薪酬问题等都有关系。没有固定工资,补贴经费不到位,一些调解人员工作时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发挥调解的主观能动性。

  不同于以往人民调解员的“无偿劳动”或仅有一些补贴,滨湖区财政专项拨款,用以解决这批“专职”调解员的薪酬待遇问题。与此同时,我院也出台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实施方案》,用以落实该批调解员的经费保障。

  第二个优势,是“专职”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以往,人民调解员多为法院外聘的“兼职”人员或是由审判人员兼任。“兼职”调解员除担任法院调解工作以外,一般都有别的事业。相对而言,调解工作就成了“副业”。而且这批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薪酬,对于调解事业难有“归属感”。

  而作为审判人员,在开展审判工作之余兼任调解工作,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调解工作中。

  这次,经过层层筛选,法院聘任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既有了工作场所,又能领到固定的薪资。最重要的是,“专职”人民调解员就是以调解为核心工作,能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调解工作中去。

  “分散”到“聚合”的质变

  法周刊:据了解,法院在选取人民调解员的过程中,经过了层层筛选,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批调解员队伍的情况。

  王春年:此次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选拔的5名人民调解员中,有来自司法部门的退休人员,有长期在基层从事调解工作的法律工作者,还有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法学专业本科生。这批调解员队伍年龄在25岁至65岁之间,他们中既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调解能手,又有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人才。

  法周刊:“带薪”调解员到岗任职,对调解工作有哪些积极影响?

  王春年:以往负责人民调解工作的一般只有一两个人,由于案多人少,任务繁重,根本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调解工作上,现在聘任了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缓解了调解工作的压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辖区马山街道的王老伯手肘受伤,在医院医治两周后没有明显效果,就办理了出院手续,但因手肘部位迟迟不能痊愈,整条手臂几乎丧失了功能,起诉到法院要求医院赔偿。

  人民调解员老徐闻讯后,主动到王老伯家中了解情况,在得知王老伯几乎连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后,老徐多次与医院方取得联系,把王老伯的详细情况告知医院,短短几天就争取到了3万元补偿款。一起原本复杂的医患纠纷被人民调解员巧妙化解。

  在调解过程中,由于人民调解员高度的责任心与亲民为民的工作态度,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草根“老娘舅”。

  将纠葛化于无形

  法周刊:聘任“带薪”调解员以来,您认为法院整体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打算?

  王春年:调解员到任上岗后,应该说成效是相当明显的。调解是一门艺术,优秀的调解员能以其别具一格的手法将当事人之间的纠葛化于无形,让司法的魅力得到更好的诠释。

  具体说,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案件调解率明显提升。自人民调解员上任至今,调解结案的案件数有明显提升。今年2月至5月,人民调解员共调解案件148件,同比上升69.3%,尤其是道路交通、物业类纠纷调解成效显著。

  二是审判人员压力减轻不少。当前,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比较突出,如何更好地实现“调判结合”也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5名“带薪”调解员到任上岗后,分担了部分审判人员的调解工作压力,法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办好案件。

  三是法院的公信力得到提升。作为法院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调解员也代表着法院的整体形象。这段时间,人民调解员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认可与好评,这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司法的公信力。

  下一步,滨湖区法院还将有针对性地选取一批有责任心、公益心的专业人才,聘为法院的特邀调解员,为进一步探索全区“诉调对接”机制联动、更好地化解矛盾、促成全区“大调解”格局的形成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