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29日,苏州市平江区人民法院举行“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及司法协理网络”启动仪式,在全区6个街道设立“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暨社区诉讼服务联系点”,并聘任来自全区6个街道、42个社区的48名基层干部、群众担任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联络员和司法协理员。同时,平江法院还建立了院领导挂钩、庭点对接、法官驻点的配套工作机制,确保每个联系点有一名院领导挂钩,两个庭室对接,每个社区有一名法官驻点。依托“两点两员”和对接驻点机制,平江法院构建了覆盖全区的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网络、社区诉讼服务网络和司法协理网络。这是平江法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的新举措。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通过设立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联系点和聘请联络员,平江法院搭建起了与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进一步畅通了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利于人民法院更好地了解社情、体察民意,有利于深化与基层组织和谐共建,共同探索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落实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理念的基本途径。通过在街道设立诉讼服务联系点,并以此为平台向全区所有社区幅射,平江法院构建了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区诉讼服务体系。根据该院规定,社区驻点法官将定期到联系社区开展巡访,协助社区排查矛盾纠纷,指导当地人民调解,提供诉讼指导和法律咨询,开展巡回审判,切实把法律服务送到人民群众身边。同时,驻点法官还和联系社区建立了热线联系,当社区遇到疑难复杂、难以调处的矛盾纠纷,需要专业法律支持时,一个电话就能得到驻点法官及时的帮助。这一举措延伸了法院的诉讼服务触角,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司法协理员是人民法院从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街道、社区干部或普通群众中选聘的协助法院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的人员。借助司法协理员与群众联系广、信息多,方法灵活多样的优势,可以使诉讼调解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有机对接,使审判执行工作、信访稳控工作与方便群众诉讼的多项工作措施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诉讼,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于基层。平江法院积极争取区委政法委支持,构筑了覆盖全区的司法协理网络,实现了在基层有根有须。这一网络的建立对于破解审判执行难题、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平江法院与基层紧密合作,在创新社会管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平江法院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部署,进一步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