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巧冻拆迁安置房 七起七年积案同执结
作者:居敏晓 发布时间:2009-10-26 浏览次数:600
本网无锡讯:“七年了,我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法官还能帮我把钱讨回来,你们搞的这个清积案真是好啊!”昨天上午,当62岁的周某从承办法官手中接过15000余元执行款时,激动地向法官连连致谢。
2000年8月,在江阴某单位任技术员的周某经同事介绍认识了开办机械厂的冯某,冯某以急需资金周转为名先后两次向周某借款共计15000元。双方原本约定年底归还欠款,但是到了还款日,冯某却以企业亏损为由,迟迟不肯还款。不久,冯某的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周某无奈之下,拿着欠条将冯某告上了法庭。2002年,法院判决冯某归还周某欠款15000元,利息按银行利率计算至还款日止。而像周某一样借钱给冯某办企业的共有7人,他们也都先后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判决冯某共需还款16万余元。然而法院判决后,冯某并未履行还款义务,为了躲债,他放弃老家的祖屋,带着妻子女儿一起离开了江阴。
由于祖屋是基本生活用房,法律上不可以进行强制执行,经调查,冯某无其它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本人也查无踪迹,因此,该系列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一直困扰着承办法官。承办法官找过冯某的亲属查找冯某下落,也试图做冯某亲属工作,让他们代为执行,但穷尽各种手段仍未见效。一眨眼,七年过去了,七年中,法院对冯某的执行从未间断过,而申请执行人周某已经退休,为了给体弱多病的老伴治病,他花去了所有的积蓄,每月仅靠退休工资生活,因此,拿回欠款对周某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江阴法院开展执行清理积案活动后,该案被纳入清积案的范围。承办法官在调查中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冯某家的祖房已被拆迁,而他们家可以得到二套拆迁安置房,这期间,冯某的妻子曾悄悄回老家办理了拆迁手续。承办法官历经七年,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立即马不停蹄地前往拆迁部门,经过沟通协调,在拆迁部门的配合下,承办法官冻结了冯某的两套拆迁安置房,并让冯某的亲属带话,想要拿房,就必须先交纳执行款。冯某眼看到手的安置房没了着落,焦急万分,但他仍不敢露面,于是派妻子回来解决。
冯某妻子表示,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外打工,收入仅能维持生活,确实没有还款能力,但是他们愿用其中一套安置房作抵押。承办法官考虑到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经过一番商量后,冯某妻子最终将一套拆迁安置房抵押给亲戚,借钱履行了还款义务,至此,这起长达七年的积案最终圆满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