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来自响水县人民法院的报道
作者:王成玉 单文祥 发布时间:2012-07-03 浏览次数:1274
“响水县法院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综合先进集体,法院工作报告连续三年获得人代会全票通过。今年3月27日换届选举,院长刘海玉再次全票当选,这是全县人民对法院工作的最好的肯定。”这番话出自盐城市委常委、响水县委书记潘道津之口。
一个基层法院连续获得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最高”奖项,在盐城政法系统可谓独树一帜。如此高的满意度是怎样得来的?采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服务大局主动,司法保障有力
[ 数据解读]:4份文件、2份法律指导手册
响水法院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不断完善和规范司法服务,近年来,先后制订了《保障沿海和灌河开发实施办法》等4份文件,始终将法院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频共振。
作为承载化工集中区、沿海经济区两个园区的陈家港镇,港城建设是全市沿海开发的关键节点,该院主动把司法服务落实到末端,为港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2011年3月港城规划区一河道内,陆某利用废弃船舶占用河道违章搭建,一度制约了港城建设规划实施。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做工作,陆某只当“耳旁风”,并以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为由,拒不主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妨碍沿海开发的违法行为必须制止”!院长刘海玉一语掷地有声!在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该院选调精兵强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一周内违建被依法强制拆除!
陈家港人民法庭位于沿海开发最前沿,该庭探索了多走访了解情况,多参谋预防风险,多协调降低对抗、快办案化解纠纷“三多一快”服务工作法,常年开通司法服务热线,园区有求助,法庭在第一时间必定出现在第一现场。去年该庭帮助园区化解各类纠纷数十起,件件案结事了。园区领导逢人便说:“法庭是和谐港城、和谐园区的'守护者'”,陈家港人民法庭还被镇党委评为“综合先进集体”。
服务大局,该院出实招、求实效。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不少企业面临着诸多困惑和难题。该院超前谋划,深入调研,出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司法应对措施》,编印了《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示五十条》,为造船、纺织、化工企业平稳度过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随后又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编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指南》,不仅为新一轮沿海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而且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因拆迁引发的6起纠纷。来响投资兴业的客商情不自禁地说:“响水法院想我们所想,我们愿在这里干事成业,甘为提升响水人民幸福指数作出应有的贡献。”
构建法治共建 贴近基层解难
[数据解读]:30个法治共建企业、39名和谐村居指导员
该院以“三解三促”、“金桥行动”、“法官五进”等活动为载体,要求法官沉到基层,贴近解纷,社会各界从心眼内感到法院是“靠山”。
今年3月3日,该院制作了近30多个“法治共建单位”的牌匾,由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二庭庭长李克才一一送到浙江商会、轴承座商会等6个商会和相关企业负责人手中,为贴近解难疏浚了通道。
勤丰船厂是一家大型造船企业,每年要与多家客商签订诸多合同,李克才是这个公司的专职“顾问”,凡涉及采购合同,货物质量检测、贸易结算、纠纷处理上存在疑惑,他必定是耐心细致地帮助逐条分析条款的利弊,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可行性的参考意见。今年该公司1000万元货款被一海事法院冻结,李克才积极帮助分析原因,采取法律措施化解矛盾,资金很快就被解封,深受企业好评。
在开展法治共建活动中,该院还建立常态性服务企业机制,主动征求企业意见,倾听企业需求,并推出了服务企业“三步工作法”和“服务企业十项承诺”等举措。同时举办法制讲座4场次,提出司法建议11条,为企业审查和规范合同文本200余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法官,多谢了,是你让我明白了法律。虽然我输了官司,但我心服口服”!村民钱某如是说。原来钱某雇佣了同乡张某为其做工。不料,张某上班后不久便在一次做工中从高处坠落,摔成轻伤。钱某认为张某自己不小心才跌落的,与自己无关。经法官现场悉心调解,方才明白雇主对此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起可能引发诉讼的矛盾就此解决。
为把涉诉矛盾化解在基层,该院今年又调整思路,变“重在化解矛盾”为“更加注重源头预防”之策,将全院审判一线39名法官全部挂到矛盾较多、人口较多的村居,每周一次走访,真正让群众不出村居就能及时、便捷地获得法律帮助。据统计: 2010年以来,该院共组织法官走访1200余次,化解纷争750多个,全县民商事纠纷下降了11%。
发挥品牌效应 质效明显提升
[数据解读]:3个专业法庭、3个行政执法联动工作室
早在2010年5月,该院就在全省法院率先创建重大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这个被誉为盐城乃至全省法院的品牌。为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该院近年来先后设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庭、金融巡回法庭、劳动争议巡回法庭等三个专业法庭,选派法官驻点办案,就地化解纷争。
县交运局对县城范围内机动车维修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专项检查,7家无证经营门市受到处罚。收到强制执行申请后,该院迅速启动行政执法诉调联动工作机制,邀请交运局同志一道上门释法,敦促各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指导受处罚门市完善经营条件,建议交运局向符合条件的颁发经营许可证。被执行人对法院的做法十分满意,不到一周时间,即全部主动履行到位。
陆某等3名职工起诉开发区一企业,要求企业补发加班费等费用。案件涉及企业管理等相关业务,劳动争议巡回法庭沈利法官邀请劳动仲裁部门同志一同参与调解,发挥其劳动管理方面专业优势,多次到当事人家里和企业做工作,通过释法明理,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今年4月份,该院在重大行政争议综合调处的基础上,前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关口,在县住建局、交运局、国土局三家机关成立全省首家行政执法诉调联动工作室,建立有询必复、预防排查、信息通报、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司法与行政“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三个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协调化解矛盾纠纷10起,个案指导16次,件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品牌导引,使该院的审判质效得以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该院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7%,被上级发回改判率为0.16%,民事案件调解率为56%,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