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温暖信访户 案结事了化和谐
作者:刘美萍 钱海惠 发布时间:2010-06-22 浏览次数:417
近日,东台法院审结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双方当事人都对法院为民司法的做法表示满意。
案件的当事人曹某是个苦命人,唯一的儿子在交通事故中身亡,留下4岁的孙子,儿媳妇至今外出未归,事故虽经法院判决肇事驾驶员罗某赔偿15万元,但事后罗某已被判刑,且其也是一贫如洗,因罗某是帮助运送木材的,曹某家人气愤之下到木材老板家中理论甚而打闹,因过激情况,木材老板为逃避殴打跳至河中后不幸死亡,曹某家人不但受到刑事处罚,而且赔偿了经济损失,使得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雪上加霜,而儿子的赔偿款虽经法院多次执行但仍赔偿无望。
饱受丧子之痛又拿不到赔偿款的曹某,虽然每年法院都通过司法救助渠道帮曹某取得救助金,但这对曹某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为此曹某多次赴省高、进京上访,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对曹某深感同情的法官们,在认真分析曹某的案情之下,终于找到突破口,事情有了新的转机,在立案庭及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王某决定将肇事车辆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受案后,考虑到当事人的特殊性,承办刘法官在仔细分析案情之下,多次与保险公司联系,希望他们在考虑到当事人家庭困难的情况下,多做些让步。庭审中,保险公司起初咄咄逼人,坐在原告席的曹某显得无助又凄凉,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悲惨境况,贫困的家庭以及仍需抚养的孙子,保险公司一时沉默了,法官适时调解,希望保险公司能为老人多想想,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做些让步。在法官的真情调解下,保险公司与曹某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并答应给付。曹某激动的说:“谢谢你们,同时谢谢法官,这是我拿到的救命钱呀。”保险公司代理人也对法官赞口绝口,连声说:“你们法官,为老百姓着想,追求案结事了,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社会效果好”。事后,曹某专门送来锦旗,“创造法律为民,化解难案疑案。”并表示再也不上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