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门法院开发区法庭成功调处了一起16年不相往来的父女间赡养纠纷案件,父女二人相互谅解、重归于好,一场至亲之间缠绕多年的感情矛盾、父女心结得以解开。

 

女儿陈圆圆是父亲陈年同前妻1979年诞下的女儿。1996年,父亲陈年同前妻离婚,女儿陈圆圆与前妻共同生活。在陈年再婚后,前妻与女儿就同他断绝了联系,再无交往,甚至女儿陈圆圆成年后结婚、生子,父亲陈年都不曾出席、致贺。

 

2011年,一生辛勤工作的父亲陈年年满60岁退休在家,早在几年前就同未曾生育的后妻离婚的他独自生活、孤零无依,看着其他老人退休后在家颐享天年、尽尝儿孙绕膝天伦之乐,陈年心中涌出了丝丝苦涩,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十六年未通音讯、未曾谋面的女儿。同女儿联系后,陈年得到的答复却是:十六年没有音讯,也没关心过女儿,如今却好意思要求女儿赡养?这样绝情的冷眼。想到女儿17岁前自己含辛茹苦、辛勤养育成长的女儿竟然对自己如此绝情,陈年一纸诉状将女儿告上法庭,以自己抚养女儿至16岁可以独立生活为由要求女儿承担赡养费、医疗费,并每月到其家中对其照顾。

 

接到传票出庭的女儿在庭上情绪非常激动,认为父亲陈年自其17岁就同她断绝了来往,16年杳无音讯,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对儿女的关心义务,结婚、生子都未曾出现。父亲退休前有正式工作,退休后有退休金。而自己夫妻作为临时工收入微薄,尚要抚养儿子、赡养母亲和丈夫的双亲,压力巨大。并在庭上要求法庭宣布其和父亲陈年“断绝父女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为了查清陈年的实际经济状况,承办法官小栾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跑遍了乡镇矛盾调处中心、陈年老宅所在村村委会、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拆迁补偿办公室、社保中心等地,查明陈年拥有城市居民低保、社会保险、失地农民补偿款、拆迁补偿款等各种收入,月入足以满足其富足安逸的晚年生活。在庭审中,陈年也承认了法官调查所得的各项涉案事实,并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不再要求女儿承担金钱上的赡养义务,但需要女儿的关心和照顾。看到法官为了自己的案子跑断腿、流干汗的调查出父亲的所有收入,女儿也不禁为小栾法官尽心职守、公正爱民的优秀司法作风所感动,在小栾向其细致解释了接受父母抚养的子女必须向父母尽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之后,其听取了法官对矛盾和谐化解所提出的各项调解措施,并最终在法官主持下同之前剑拔弩张、恶语相向的父亲达成了赡养协议:女儿陈圆圆每月至少探望父亲陈年一次;父亲陈年生病期间,女儿陈圆圆要尽到陪护义务,否则将承担父亲生病期间的陪护费用。

 

经过法官的细心调查取证、耐心辨法析理、真心调解规劝,一桩纠葛了16载的父女矛盾心结最终得以化解。在案件回访中,父亲老陈开心的对法官小栾讲,得到女儿的谅解和关心,比拿到一点点赡养费幸福的多。(文中当事人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