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句容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一起涉假冒注册商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刑事案件。

 

被告人张某系句容市某个体工商户,自2005年开始,张某在工商所领取营业执照,从事散装卫生纸的加工及品牌卫生纸的销售生意。然而,几年的经营之后,张某发现句容市面上名叫“双灯”品牌的卫生纸销路非常好,并自作聪明动起了歪脑筋。

 

20116月开始,被告人张某委托安徽一家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制作近5万支双灯牌卫生纸包装袋,并用从盐城某纸业公司购进散装卫生纸进行包装,变成1000多件假冒双灯牌卫生纸予以销售,非法经营数额计5万元。

 

然而,巨大的利润并没有满足张某的私欲,胆子也越来越大。20121月,张某经过多方联系,找到了南京市江宁区的卫生纸经销商李某(另案处理),在明知李某无双灯牌卫生纸经销资质,仍购进假冒注册商标的双灯卫生纸共1500多件,批发给陈某等人的商店予以销售,销售金额达9万余元。

 

此外,20116月以来,被告人张某用从盐城某纸业公司处购进的散装纸,以6元每公斤的价格,在安徽等地的物资交流会上散称出售,销售金额近5万元。被告人张某还自行设计,并委托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制作“大实惠”、“错不了”等品牌卫生纸包装袋,包装上述散装卫生纸,在城乡市场上予以出售,销售金额近4万元。总计销售金额共9万余元。

 

20133月,经群众举报,被告人张某被抓获归案,案发后退出赃款10万元。

 

经公诉机关指控认为,被告人张某从他人处购进假冒双灯牌卫生纸予以销售、将购进的散装卫生纸包装成“双灯”品牌的卫生纸以及低级购进劣质散装卫生纸予以销售,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记者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除了被告人张某抱有无所谓、没什么大不了、铤而走险等不良思想外,巨大的利润也是被告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据多年从事某著名品牌卫生纸批发生意的经商商介绍,一袋某品牌和规格的卫生纸的利润空间仅为1块多钱,而假冒该品牌卫生纸销售的利润空间高达10多块钱。其实早在2011年上半年,被告人张某就因为销售假冒卫生纸被工商行政机关处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侵犯商品和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可是被告人张某并没有悬崖勒马,我行我素,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

 

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很多被采访的市民对假卫生纸持纵容态度,认为只要不是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对自己的身体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这在一方面助长了制假售假者的嚣张气焰。然而,记者在咨询过专家后发现“屁股上的安全仍然很重要”。专家介绍,因为在卫生纸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未经消毒的麦草或生活废纸,造成细菌严重超标,有的生产厂家为了增加卫生纸的重量加入滑石粉,还有的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提高纸的白度,使用具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这些都是正规卫生纸所没有的。

 

因案情重大,该案正在进一步的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