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送给农民工的“红包”
作者:陈祥 亚宏 发布时间:2012-06-26 浏览次数:293
6月20日,当最后一位农民工李某从张家港法院执行法官手中接到4000余元的工资款时,得知法官是从婚礼红包中执行来的钱款,诙谐地称赞法官,这是给他们农民工送的最好的“红包”。
2010年3月,河南籍李某等12人进入某金属制品公司从事操作工,由于公司运作不规范,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后荣淳公司因经营不善被吊销营业执照,拖欠了耿某等人68500元的工资款。2011年3月,经劳动仲裁部门裁决,该公司应予支付所欠的工资。但由于该公司欠款较多,且已关闭,租用的厂房也被拆迁,耿某等人无处追要工资,只得向法院申请执行。张家港法院受理后,执行法官立即对该公司的资产进行了调查,公司账户内仅有21.93元余额,社保上查到30000余元抵押金,执行法官及时将查扣资金按比例发给耿某等人。除此之外,该公司已经没有其他任何资产,案件执行陷入了困境。
为确保外来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执行法官对公司的股东构成和银行往来中查找一切可以查找的线索。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从事废钢购销业务,三股东中两人系母子关系,实际是一家家属企业。经过仔细查看,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但在验资后即被转走,实际并未到位,按照法律规定,股东应当按照其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清偿公司的债务。执行人员随即对股东的家庭和资产情况进行调查,但只查到了几百元的银行存款,三人的住址也因拆迁而无法查找。执行员一方面联系了原其所在的基层组织通过三人的亲戚朋友了解其行踪,另一方面启动执行联动机制,查找三人可能的落脚点,由于三人经常在外地,很少回张家港,一时无法查到其下落。但执行法官十分执着,一直在查找相关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执行法官获悉股东之一的万某即将结婚,立即到婚姻登记中心查询万某信息,并在全市范围内可以举办婚宴的酒店查找婚宴预定信息,最终查找到万某预定的信息,万某于5月20日晚在某酒店举行婚宴。执行给法官通过预留的电话联系到万某父亲,陈明利害关系,如果执意不履行义务,法院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万某表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儿子结婚办酒的钱都是借的,要求婚礼结束后用婚宴收取的红包支付拖欠的工资款。当日,执行法官在酒店外苦等了三个小时,直到婚宴结束后,万某的父亲将3万余元礼金交给执行法官。
欠款执行到位后,执行法官立即通知李某等前来领款,由于李某外出有事,法官建议打在其卡上,但李某坚持自己亲自来领取,拿他的话来说:“这样的好事一定要自己享受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