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苏城百姓为啥事体闹心?
作者:耿莉 发布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302
昨天是春节后法院上班的第一天,记者从姑苏法院了解到,当天到法院立案打官司的,打头阵的就是民间借贷纠纷,一共有9件,其次是婚姻家庭纠纷,共8件。法官告诉记者,近些年年后的立案情况比较相似,多以这两类案件为主,然后才是其他纠纷。
现象一:欠债不过年三十!
昨日立案的9件民间借贷纠纷中有些标的并不高,就1万多元或者三四万元。“正月里不惹官非”,为何这些借出钱的人急着到法院来打官司,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一位当事人。李某告诉记者,去年1月份,他将5万元钱借给原先的老邻居尹某做生意。当时尹某一再保证一年内肯定归还,还答应支付一定的利息。看在老邻居的情面上,李某把钱借给了尹某。春节前,由于尹某没有主动联系自己,李某就上门找到了尹某,但其一再推托,让自己再等几个月。后来李某打听到,尹某生意做得并不成功,估计亏了不少。自己老婆和家人都劝自己说“债不过年”,为了保险起见,于是起诉到了法院。
法官说法:诚信观念不可破
俗语说,“债不过年”、“欠债不过年三十”。年关之时,也往往是老百姓之间结清借款、欠款以及货款的最后期限。“欠债不过年三十”已成为中国老百姓上百年来主动遵守的一个原则,这不仅算是诚信,算是责任,也算是种人情世故。所以一旦过年前后,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借款,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会被打破,出借方就要想办法实现自己的权利了。现在的老百姓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把法院当作衙门进,打官司也不会再愚昧地躲“正月”,所以节后一上班,法院就迎来了立案的第一个“高峰”。
现象二:理不好的家务事!
以往有戏言称“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节后到法院要法官帮着理家务事的还真不少。一位前来咨询立案的男子表示,妻子一跟自己吵架,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欢向父母哭诉,岳父母转过身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找自己算账。今年过年,夫妻俩在岳父母家过年,这个年成了岳父母一家对自己的“清算”大会,自己实在受不了妻子一家的做法,想趁早离婚。
法官说法:该放手的放手、该看淡的看淡、该宽容的宽容
法官表示这种节日家庭纠纷,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家庭成员之间认为享有的权利或承担的义务不平均,如老人赡养情况和老人财产分配的方案,第二个原因则很简单,就是心受委曲了。第一种矛盾往往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属于实质性矛盾,春节期间大家聚在一起,有了言语摩擦,矛盾更容易升级。第二种矛盾多缘于一些生活琐事或者心理疙瘩,不是实质问题。法官们抓住利弊轻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做思想工作即可促成调解或撤诉。但是不管怎样,一旦打了官司,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隔阂,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努力才能恢复。因此,对于节日家庭纠纷,法官们给出三条建议:
建议一:该放手的放手。一些父母对子女比较宠爱,存在着一种不愿放手的“舐犊”心理。虽然子女已经长大成家,但总怕子女会受配偶或配偶家人的欺负,小家庭的大事小事都要管,小家庭就变成了大家庭,往往出现小两口只是小别扭,两家老人却义愤填膺、死磕到底的情况。所以提醒这些子女已成家的父母,给子女们多点自由的空间,该放手时还是要放手。
建议二:该看淡的看淡。夫妻俩较劲在谁家过年、谁对谁不好,兄弟姐妹间较劲父母是否偏心,亲友间较劲谁家配偶和子女更有出息、更懂事,导致纷争不断,甚至上升到掀桌子或大打出手。对于这种情况,应当明白幸福不是在比较中产生中的。过多地比较,生活中总会充满着矛盾和怨气。所以,只要调整心态,对上述问题看得淡一些,过年时的心情就会更愉悦些。
建议三:该宽容的宽容。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过年都要与亲人团聚共话天伦。然而距离的拉近也为矛盾的产生制造了空间,言语不当“打嘴仗”、酒量不佳言行失控都易引发家庭关系的危机。只顾着自己玩乐,把家务都抛给配偶或家友,也会引发家庭大战。对于这些,如果只是节日当中才有的“节日病”,作为亲友尽量宽容一些,毕竟忙碌了一年,心态上确实容易松驰,相信通过沟通这种心结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