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某某是河南周口的一名普通农民,2011年初春组织汤某某等十余人来到江苏省洪泽县的工业园区打工。转眼一年下来,马某某心想着与老板一结帐,既对大伙有了交待,自己又能有点额外的小赚头。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江湖传说中的“老赖”让自己碰上了。这家名为淮安市某某公司的老板,先是满口承诺,工资没问题,劳务中介费更是小菜一碟。但是眼中企业资金周转确实有困难,请马某某体谅,那怕是年三十,我就是卖车也一定把你的钱还上。

 

马某某见老板说到这种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此后,眼看到春节了,那位曾经信誓旦旦的“赖”总却突然人间蒸发了,公司的办公室、财产室也天天债主盈门。马某某一看讨薪没戏,只得自认倒霉,让家里人汇来路费,千承诺、万解释才把汤某某等十余人领回去。

 

2012春节一过,马某某就赶到洪泽县工业园区来了。这回他藏了个心眼,没敢再带老乡来。他抱定了一定要给汤某某等十余老乡一个说法的信念,决定边打工边讨薪。而这一讨就是前后两年的时间,这期间“赖”总先还是老办法,连哄带拖,有两次被马某某逼不过才支付了一小部分劳务费。而这之后,好话说尽就是不见一两真金白银。这一来二去,眼看又要到2014年春节了,马某某又上门索要,这回“赖”总终于把话说绝了,按你们的劳动质量计算,你们的工钱已经结清了,想多要一个子,门都没有。无奈,马某某只得报警向警方求助。当地派出所的民警赶到后,摄于警方威严,马某某与该企业达成还款协议,承诺一周后一次性偿清余款10525元。马某某以为这下子应该算是有着落了,然而一周后,该老板再次玩起了“失踪”。万般无奈之下,经派出所民警指点,马某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洪泽法院的大门。

 

洪泽法院的导诉法官在耐心地听完了马某某的哭诉后,依照院里有关规定将该案引入绿色通道处理,从而实现了快审快结,一周内马某某就拿到了调解书。同时,执行人员及时跟进,在对该老板进行两次督促履行谈话后,依法对该企业的银行资金和有关动产进行了等额冻结和查封。当执行人员第三次上门对该老板讲明法律后果和法院采取的措施后,该老板终于放弃幻想,同意主动履行并当场兑现。一起拖欠了三年之久的劳务费纠纷终于以农民工马某某带泪的笑声划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