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送不出去——不花钱同样能打赢官司”,这是2014116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法院院长陈英波收到的一封感谢信的标题,信上年过七旬的当事人汪学如老人一笔一划记载下他前后六次给法官送“红包”被拒绝的经过。

 

第一拒:“因为被告单位欠我单位款达十多年之久,在一拖再拖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们愤然起诉了对方。开始立案之时,我们在20136月中旬像病人不给医生送红包不放心的心情,给主审法官朱军麟法官送红包。但当时被拒,朱法官说:‘不要这样,这不好,也不行!’”

 

第二拒:“在第一次被拒后,我们仍不死心,于是在第一次开庭前于20138月初以询问的同时递送信封(红色),同样遭朱法官严辞拒绝:‘说过不行,怎么还这样。’”

 

第三拒:“第三次送红包是借中秋国庆节之际,以送节礼的方式给朱法官送了购物卡,我们想过节送卡是常情,也许能攻关成功,但是还遭拒绝,朱法官亲切地说:‘老同志多保重,安心过节,不要老是跑来跑去。’”

 

第四拒:“在2013108日庭审后,我们仍存侥幸心理,认为事实已清楚,朱法官心里有底,会减少后顾之忧,或许能收下。我仍不甘心,好像未完成任务使命似的,在一次接触朱法官的同时递上信封红包,朱法官显得有点急躁地拒绝了,弄得我们有些难看。”

 

第五拒:“终于等来了判决生效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欣喜的同时有些心存不安,以知恩图报的心情,又以事后与案情再无牵扯的心态,不忘记朱法官是好人,作为春节送节礼礼卡一份,但是和以前一样遭拒。”

 

第六拒:“在执行查封帐户开始之前,我们准备送一个红包给执行法官何涛,但同样拒收。但工作一点也未少做,原先确定按我们提供的对方账号到交行查封时,对方前不久已经销号,这使我们很失望。何涛法官和另一位法官不怕麻烦和劳累,分别到建行、工行,最后到原九里区的农行,直到下午六点钟连一口水都没有喝,真使我们感动,连我们司机小李同志都连连感叹现在法院服务真好!”

 

六个没有送出去的红包,拒绝的是歪风邪气,坚持的是职业良知,换来的是群众满意,彰显的是公平正义。正如汪学如老人信中写的:“我们终于认识到这些‘遭拒’改变了世俗办事必须非请即送的看法。为我们人民的好法官执法廉政的服务精神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