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法院建立执行查控划系统显威力
作者:卜巧莹 发布时间:2013-12-24 浏览次数:876
2013年4月10日上午10时,淮安市淮阴区法院执行法官向“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发出关于被执行人王某的“协助查询存款通知书”。
下午14时30分,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反馈,王某在该行有三个独立账户,共有存款28486.06元。当即,周海兰法官赶赴银行扣划了存款。
从发出查询通知到办清扣划手续不到六个小时,申请执行人老陆也顺利地拿到案件款。
这个案件的成功执行,也标志着淮阴法院“点对点”执行查控划系统的正式运行。
为了破解“执行难”,淮阴法院积极探索执行思路,深化执行举措,在实施凌晨行动、节日执行、公告悬赏执行、限制高消费等措施的基础上,建立“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以法院执行查控工作为主,以公安、国土、工商、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为协助义务单位,依托淮安市政务网,“点对点”排线布局,搭建网上系统平台,进行“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直接交换。执行法官登陆该系统,输入待查询的被执行人信息经审批后提交,各协作单位接收查控划请求后,将结果及时反馈回法院,织出严密的查控大网,实现“点对点”布控,“分分钟”收网,从而提高财产集约查询效率。
为了高效、及时的刷新捕捉监控信息,该院还安排三名专职人员负责“点对点”系统平台的查控操作,执行案件受理后,经执行局长在线批示,即可上传信息查询,最快几个小时流转后,即可得到反馈信息,从根本改变了以往两个执行员加一个驾驶员外出查询财产费时费力的做法。
王圣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每天仔细盯着屏幕,点击鼠标,留意各大银行、车管所、公安的反馈信息。他说:“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每一个信息的发出,都意味着申请人权益的实现又近了一步,都意味着执行法官的辛苦即将换来成果,都意味着司法的公信力又可以得到提升。”
数据显示,自“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启动以来,淮阴法院共向该系统发出协助查询函968份,执结案件779件,案件的平均执行天数也从同期的45.61天缩减为33.68天。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点对点’执行查控划系统,加强与相关协作单位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用,让“老赖”无处遁逃,不断提升执行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淮阴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执行局长夏海军对该系统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