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法院首次审理特大电信诈骗案
作者:顾军红 刘胜芝 陈蕾 发布时间:2013-12-23 浏览次数:314
12月19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法院对两起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件作出一审宣判,这也是吴江法院首次审理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所涉七名被告人均是犯罪集团雇佣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充当“一线”的诈骗人员。在他们参与犯罪集团进行诈骗期间,在泰国窝点的四被告人共同参与诈骗54.2万余元,在斯里兰卡窝点诈骗的三被告人共同参与诈骗42.95万元,考虑到他们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法院遂根据犯罪情节判处其四年至五年二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
经过庭审,犯罪集团如何实施诈骗,诱使被害人上钩的犯罪手法得以“揭秘”。涉案诈骗集团分工明确,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分别冒充法院、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中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信技术手段向中国大陆地区不特定多数人群发内容为在法院有传票未领取的语音电话,后虚构被害人名下信用卡涉嫌犯罪,需要对被害人财产进行核查比对等事由,诱骗被害人进行转账或者汇款。首先,由一人通过电脑向大陆地区发送语音包,语音包的内容是:“你有一张传票,没有领取,了解详细情况请按9键”。如果有人按了9键,电话就会被转接到一线人员那里,在他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张记载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各市区号的黄页,他们会按电话机上显示的区号进行查询,找到区号,冒充当地的法院接听电话。他们会以查询为名套取对方的身份、银行卡信息,然后假装查询告诉对方有一张银行卡欠费透支了多少钱,如果要报案,可以帮忙把电话转到公安局了解详细情况,如果有人上当受骗了,一线人员就会把电话转到二线,将套取到的身份、银行卡信息同时转交给二线人员。二线的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机关人员,谎称对方涉嫌非法洗钱等犯罪,需要请检察机关做资金公正、或者做资金比对。接着由二线人员转到三线,三线人员负责冒充检察人员接电话,骗得对方相信后,会要求对方把卡上的钱转到银监会监管的账户上做资金公正或比对,并告诉对方如果查下来对方的钱款没有问题,会在10分钟之后将钱汇还到对方的银行卡上。如果被害人相信,就会把钱打到他们提供的账户上,犯罪分子的诈骗计谋就得逞了。
为了让被害人深信不疑,他们在接听电话时会采取恐吓、威胁等手段,谎称被害人涉嫌洗钱等犯罪,一步一步牵着被害人的鼻子走。同时,在实施诈骗过程中,要求被害人不能将此事告诉任何人,以免信息外漏,影响办案,其实质是防止骗局被识破。虽然实施诈骗的被告人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妇,但他们在犯罪团伙的精心策划下,分工协作,层层设套,让警惕性不高、社会经验不足的被害人信以为真。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多发,且骗术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需要市民增强防骗意识。为此,法官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到“三不”:一是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二是不透露,不要因贪小利或怕惹事而受到诱惑、欺骗,更不要随意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账号等情况。如有疑问,应及时拨打110求助咨询,或者向亲朋好友核实情况。三是不转账。当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只要不随意转账,就不会遭受损失。切勿相信“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类似谎言,公安机关是不会为市民提供安全账户、指导市民转账或设置密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