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日上午945,苏州市虎丘区交巡警大队事故处理中心二楼——虎丘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顾文娟法官正在调解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

 

去年84日,张超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因疏于观察与正在清扫道路的环卫工人陈贵珍相撞,致其倒地受伤。张超负全责,但桑塔纳登记车主是王俊。因赔偿费用问题,双方协商不成,陈贵珍将张超、王俊、保险公司一并告上法院。陈贵珍请求各被告赔偿医疗费等共计123714.56元。张超辩称,其不是车主,且已支付部分费用,不应再承担责任。王俊则辩称,其尽管是肇事车辆的登记车主,但车早就卖给张超了,只是没有过户,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还未到场,顾法官先组织调解,但由于被告张超、王俊对于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分歧太大,调解无实质性进展。

 

11点左右,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赶到巡回法庭,在听完顾法官的简单介绍之后,当即表示,对责任认定无异议,并愿意将交强险与商业险一并处理。顾法官以此为突破口,继续做原被告双方的工作。1145左右,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保险公司赔偿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170000元,其中83000元支付被告张超,余款87000元支付原告陈贵珍。

 

眼看着已经到了12点,在签完字后,原告陈贵珍与被告张超、王俊同时邀请顾法官吃个便饭,顾法官对他们笑了笑“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案结事了、胜败皆服是我们法官应该做的……”说完,顾法官和书记员便乘车赶回法院用餐了。

 

半天时间,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得以圆满解决,原告、被告双方均满意而归。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案件,但处理速度之快,远远超过其他民事案件,秘诀在于“四方共建”。早在2010年初,在法官调解、人民调解、交警行政调解“三调结合”的基础上,虎丘法院邀请苏州市保险协会加入,正式形成“四方共建”格局。保险协会承诺:虎丘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审理的案件,苏州保险公司必须派员全程参与诉讼。原先保险公司不参与诉讼,调解难度相当大,而且赔付周期长,处理起来费时费力。有鉴于此,虎丘法院积极从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发,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设立在交巡警大队事故处理中心,当事人在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之后,可以立即到巡回法庭立案、开庭。再加上保险公司的介入,可当场确定理赔数额,以“看得见的赔偿”推动调解顺利达成。由于原告可迅速拿到钱,被告也不用再去保险公司理赔,免去了当事人的诉累,案件处理周期大大缩短。“快”便成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最大特点。据统计,在保险公司介入后,交通事故案件平均处理天数缩短15%

 

除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虎丘法院还有两个专业巡回法庭和一个社区巡回法庭,分别是在虎丘区人才大厦劳动争议仲裁院内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在枫桥街道东浜社区设立的家事审判巡回法庭,以及在通安镇华通花园设立的华通社区巡回法庭。

 

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突出的是“专”——专业化的审判法官以及专业化的诉讼流程。虎丘法院定期派擅长审理劳动纠纷的法官驻巡回法庭办公,接受当事人咨询、进行诉前调解、开庭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通过与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公安分局、司法局、工会、信访局六方协作建立“六方联动”机制,引导当事人合理预期,平息纷争,及时、高效地处理劳动纠纷,降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同时也使法院和劳动争议仲裁院在实务衔接、实体处理、法理法条认识上进行深层次对接,统一裁审尺度,提高裁审的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巡回审判延伸服务使得劳动争议案件收案数大幅度降低,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8.44%,实现了预防劳资纠纷的积极效果。

 

家事审判巡回法庭体现的是“和”——和谐的法庭布置以及和谐的庭审环境。沙发、窗帘、隔断布置,没有冷峻的标语,没有法槌,整个法庭就像温馨的家一样,这是家事审判巡回法庭给人的第一印象。每个家庭都是复杂的社会细胞,家事案件审判占到普通民事案件的20%,能否处理好“家务事”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家事纠纷中,夫妻、亲子及其他家庭成员从亲密无间到对簿公堂,必然经历了相当痛苦的内心煎熬。如果处理不好,“冷冰冰”的审判很有可能会激化矛盾甚至转为刑事案件。在家事审判巡回法庭中,虎丘法院积极引入妇联、公安、医疗卫生及相关社团组织、基层单位等其他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案件调解中没有了证据对抗、心理对抗、诉讼对抗,只有温情的劝解、贴心的暖化,更容易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会遗留问题,“家务事”从此不再“难断”。

 

华通社区巡回法庭作为虎丘法院的一个综合巡回法庭,坚持每周安排选择典型案件开庭,实现送达到社区、庭审到社区、调解到社区、宣判到社区、执行到社区、宣传到社区、回访到社区。同时经常邀请社区居民、人大代表旁听,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针对居民司法需求,定期举办专题法律知识讲座,制作法制宣传展板、维权手册,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宣讲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今年以来,在该巡回法庭开庭审理案件65起,旁听群众达1000余人次,开展法制讲座3次,发放维权手册1100份,以多种形式丰富社区居民的法律常识,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