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山法院执结了一起涉及聋哑人的抚育费纠纷案件,不仅让聋哑父女及时拿到了执行款,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还让申请人重新获得了母爱。

 

2005年,聋哑人王某与妻子李某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同为聋哑人的女儿跟随王某生活,李某每月给付生活费160元。

 

20131112日,因李某已经半年没有按时给付抚养费,王某及其女儿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李某给付半年抚养费总计960元。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按照常理来讲案件的标的很小,案件应该很好执行,让执行法官想不到的是,被执行人李某已经另嫁他人,判决书上的地址不准确,申请人又均是聋哑人沟通起来特别困难,案件一时陷入僵局。通过了解,申请人父女生活特别困难,女儿又正在聋哑学校上学,需要按时缴纳生活费。考虑到此,承办法官专门找到手语老师,简单学习了些手语,然后通过写纸条、打手语等方式与申请人进行交流,打听到被执行人的下落,并顺利查到了被执行人李某有银行存款。但为了能让小女孩重获亲情,承办人员多次前往被执行人李某住所地做其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向其转告了其女儿面临辍学的困境。经过承办人的几番劝说,唤醒了被执行人李某对这个已经两年未谋面女儿的母爱,流着眼泪表示以后一定会按时给付抚养费,并要亲自交到女儿手中。

 

20131210日,被执行人李某不仅到铜山法院主动交了抚养费,还给女儿带来了新棉衣,母女相见的场景令人动容。至此,案件成功执结,申请人王小某也找回了丢失多年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