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帮我们讨回了工资,要不然我们真要去睡大街了!”“感谢法官帮我们公司查漏补缺指点迷津,我们以后一定守法经营!”这是发生在姑苏法院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内真实的一幕,原本剑拔弩张的原被告握手言和,争相感谢起了两位调解法官。

 

201311月,姑苏法院受理了15件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被告都是辖区内的一家贵金属销售企业,因拖欠职工工资及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二倍工资发生争议。经过仲裁后,双方都对裁决结果不服,遂引起本案诉讼。民四庭接收案件后,指派肖明、张文娟两位劳动争议调解能手承办此案。两位法官了解后发现,原告都是80后、90后,从外地来苏打工人员。因为拖欠工资已经导致他们生活都难以为继,连房租都交不起,只能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在劳动仲裁时,这帮小伙子就曾拉横幅,情绪激动。如今矛盾更加激烈,解决问题迫在眉睫。

 

两位承办法官一边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一边分别做原被告工作。肖明法官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发现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存在诸多管理问题甚至违法情况,用工问题尤其突出。张文娟法官则向员工们指出法律既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要兼顾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企业和劳动者相辅相成才能良性发展。在法官调解下,双方差距不断缩小,但企业对于几个“带头闹事”的坚决不同意调解,两位法官趁热打铁,一同前往公司总部高层领导面谈,释法说理,指出公司人事管理中的漏洞及其法律风险,让公司领导心悦诚服,最终调解成功。

 

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既解决了15起群体性劳动诉讼,又帮助被告完善了企业管理,双方皆大欢喜,于是就有了原被告争相感谢法官的一幕。

 

姑苏法院民四庭吴作新庭长表示,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1件,有80%的案件都是以类似的方式调解结案的。承办法官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千方百计帮助劳动者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帮助企业梳理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让企业心服口服,乐于接受裁判结果并主动履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双方都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