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日自淮阴法院《推选人民陪审员人选的公告》在报纸上刊登以来,短短几天时间里,政治处小王以平均每接听天十余个咨询电话忙碌着。此次合计60人的推选工作采取纸媒、广播、官网、微博、QQ群等方式“广而告之”。

 

今年以来,淮阴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司法公开的各项工作,并将人民陪审员参审作为司法透明的有力措施,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科学组织,优秀人才“推”出来。60名新进陪审员即将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我们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对司法公开工作的支持!”院长尤铁梅如是说。除了机关事业单位领导、普通工人、学校老师、小企业主确保一定比例之外,该院拿出一定名额给予通过司法考试的大学生,确保陪审合议的专业针对性。

 

68岁的赵大爷,一名初中都没有毕业的村支书,文化不高,可是在他管理的棉花庄军田村,邻里之间有些大小摩擦都会在他的调解劝说下巧妙化解。类似赵大爷这样做群众工作很有经验的“老革命”也将被吸收到队伍中,从报名、选拔、考核、公示每一个环节立足民情,真正体现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严格培训,扎实素养“学”出来。7月始至10月底,该院就邀请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加省高院专家授课的各个审判条线在线视频13余次,提升他们法学素养和专业知识,内容从新修订的刑诉法到征地拆迁中的常见法律问题均有所涉及,市区人大代表不定期列席培训现场。

 

政治处主任于永生表示“人民陪审员是不穿法袍的法官,法院会利用一切机会给大家充电!”审判、调解、执行工作,如何协助驻村法官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化解等具体方法在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深入人心。除了集中培训,庭审观摩、召开座谈会也是灵活采取的形式。陪审员们增强了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纷纷表示“天再热、路再远,这样的学习都来得值!”

 

狠抓管理,透明公正“审”出来。为解决参审率低和“只陪不审”等问题,法院运用临时约请、定期值班、机动使用“三结合”模式,保障了排庭的人员需要。1-12月,淮阴法院约请陪审员参审980件,参审率99.29%,较去年同期的882件和96.6%的参审率有较大提高。在审判管理方面,起诉书提前发放、主审法官提前介绍、重难点提前沟通;案件进展及时告知、宣判情况如实告知、裁判文书及时送达的“三提前、三告知”机制广受好评。

 

月均召开一次的互动交流会总结回顾已审案件的审判经验,审判长对陪审员进行“相互打分”,既规范了工作流程,丰富了陪审员考核的参考依据,建立了相对民主科学的评价体系。交流会上收集到的4个方面28条建议,为淮阴法院今后的人民陪审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