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遇暴力抗法 耐心说理终案结事了
作者:浦曜晔 发布时间:2015-05-14 浏览次数:461
近日,滨湖法院执行局通过采取强制措施顺利执结一起工伤赔偿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当场付清了所有赔偿款以及延期履行利息,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最终案结事了。
农民工老杨是四川某建筑公司的员工,受公司指派参加无锡地铁施工项目。2014年5月,老杨在工作过程中受伤,治伤吃药花去了不少钱,但是公司并没有对老杨作出任何赔偿。气愤的老杨找到了滨湖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希望讨回公道。然而,老杨虽然拿到了仲裁调解书,确认公司应该赔偿其8万元,但是却迟迟不见公司履行付款义务。2014年10月16日,老杨无奈之下至滨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院执行局汤建成法官在接到该案件后,一方面安抚申请人老杨的情绪,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但是调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该建筑公司注册地为四川成都,虽然挂了个公司的名头,但实际上只是一个类似包工头性质的工程队,主要承接中铁集团地铁项目,工头为其法定代表人宋某。本案纠纷发生在无锡地铁项目施工中,在无锡地铁完工后,该公司就杳无音讯,根本没有办法查实其具体活动地点。
今年4月1日下午,老杨通过原来的工友得知该公司目前正在苏州地铁工地施工,便立即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汤建成法官。汤法官得知情况后非常重视,马上向局领导进行汇报,研讨执行方案。在确定执行方案之后,汤法官一秒钟也不敢耽搁,连夜带着书记员和法警奔赴苏州。因为得到的消息有限,汤法官一行四人找了好几处地铁施工工地才最终确定了宋某所在的工地。但是施工现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汤法官提出便衣出动,悄悄打探宋某的行踪。几个小时后,终于确定了宋某的落脚点,汤法官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赶赴目的地,此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4点多。
4月2日凌晨5点左右,汤法官一行终于来到了被执行人宋某的住处。当他们表明身份并提出要将宋某拘传回无锡后,宋某突然开口辱骂执行人员,并打电话集结民工。只见一大批工地民工手持钢管、铁锹、榔头等工具向执行人员聚拢过来,与汤法官等四人纠缠在一起,眼见周围的民工越来越多,书记员小浦在得到汤法官的授意后,立即突出重围,冲进警车拉响警报。直到此时,集结而来的民工们才停下暴力行为。在这过程中,汤法官、书记员及两名法警均不同程度受伤,警车也被砸坏。
最后在苏州警方的协助配合下,汤法官一行成功将被执行人宋某,以及两名带头闹事的民工拘传回无锡。回到执行局办公室后,汤法官并没有因受伤而带有私人情绪来处理此案,而是通过说理讲法,对宋某和闹事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最终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履行了赔偿义务。
2015年至今,在汤建成法官承办的案件中,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的案件共计15件,其中通过强制措施后全部履行完毕的有13件,另外两件也均由双方达成和解,并按期履行。汤建成法官始终认为,每一起执行案件的顺利执结,都是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能够极有力地维护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威信和司法公信力,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尊严,这也是他作为一名执行法官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