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维护生效裁判的司法权威,最大限度保护和实现群众的合法权益,江苏省扬中市人民法院自6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执行大会战,对400余件执行案件,以各镇(街道)区为单位,采取拉网式集中执行,综合运用“执行110”接警机制、悬赏公告、罚款、拘留、查封、扣押财产等手段,依法穷尽执行措施,形成对逃避、妨碍、抗拒执行的强大攻势。

 

在集中执行会战的第二天,扬中法院执行局干警和法警齐心协力成功执结了一起矛盾激化案件。这是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申请执行人季某是被执行人季某某的养女,去年初,季某某用季某的身份证领取了申请人的征地补偿款82100元,季某在索要无果后,一纸诉状将其诉至法院。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意季某某于20111220日前一次性付清72000元,逾期则需承担违约金5000元。但季某某未按生效的调解书履行义务,季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承办法官陈超在接收此案后,即向其发出了执行通知书,但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态度强硬,而且周围的邻居都纷纷围观,并帮被执行人说话。

 

当十几位干警一起来到执行现场时,门口站满了围观的邻居,季某某站在自家院子里,院门紧闭,执行干警在多次喊门不应后,吴春洪指挥法警翻过院墙将门打开。这时季某某突然跑到厨房间拿了一把水果刀要自残,在场的干警不顾自己的安危,立即将其控制住并将刀拿下。这时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都认为季某太不讲孝道,法院应该讲人道等等。面对混乱的局面,吴春洪向群众大声喊道:“扬中法院执行局在此执行公务,请大家遵守执行秩序,大家可以推荐一个代表和我们对话交流。”听了他的话后,现场有一个群众走出来,吴春洪和他沟通一番后,知道这不仅仅是一起不当得利案,更是一起家庭矛盾纠纷案,如果仅仅是简单粗暴的执行,可能会将案件执结,但申执双方的感情裂隙可能会越来越大,只有案结事了,才是执行追求的目标,于是他决定让季某某先冷静一下,暂不将其带走,约其下午一点钟到八桥镇政府谈话。

 

下午一点钟,双方准时来到镇政府。一开始,双方的态度都不太友好,一个认为父亲对其不好,经常打骂;一个认为女儿不尽孝道,家里条件一直不好,征地款也都砌了新房,再说把女儿抚养这么大,所付出的心血远远不能用金钱衡量。找到双方的心结后,法官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通过从情、理、法三方面做双方工作,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耐心说服教育,双方都作出让步,季某某同意拿出3万元出来,余款以后可以作为季某的嫁妆;季某表示只要3万元,余款作为其养父母的赡养费用。最后季某红了眼眶,季某某也为上午的不冷静向法官道歉。

 

就这样,一起原本可能激化的矛盾,在执行法官谦抑执行的理念下,不仅实现了申请人的权益,而且维护了一个家庭的稳定,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