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在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聆听了一场“陈燕萍工作法”报告会。与一般演讲者不同的是,陈燕萍法官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陈词,也没有什么激情洋溢的渲染动作,面对济济一堂的镇江市法院系统法官,她温婉尔雅的演讲风格犹如与邻里好友唠家常,既亲切又实在,娓娓道来,点滴入心,不但让作为法官同行的与会者们感同身受,也让大家感觉如沐春风般的享受,难怪她赢得了那么多群众及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法官、中国十大法治人物的风采。

 

陈燕萍法官说,当事人间发生矛盾,往往身带怨气,到法院打官司有时就是为了出一口气,只有让其气顺了,对抗情绪少了,心结解开了,案子才好办。而要让当事人心平气顺,法官首先要做到的是给予当事人充分尊重,而不是高高在上,形成人为隔阂,增加办案难度。一位正在气头上的当事人把陈燕萍法官刚刚端给他的一杯茶泼在地上,陈燕萍没有呵斥、埋怨,而是找来拖把把地上的水迹拖干,然后再次为那位当事人端上一杯水;几位旁听群众把烟头随意丢撒在法庭走廊里,陈燕萍没有指责、怪罪,而是弯身把烟头拾起。点点滴滴,看起来都是些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无不深入当事人及其亲朋的心田,让人感动释怀。

 

放下法官的架子,充分尊重当事人,耐心倾听当事人诉说,做到换位思考,主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积极行使法官的调查取证权,让当事人内心信服,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力争做到案结事了,多年来,陈燕萍就是通过这样一件件看起来平凡但做起来其实不易的小事,践行司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切,都源于陈燕萍身上真正树立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使、利为民所谋”的司法为民情结,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生动诠释。陈燕萍法官身上的优秀品质,广大法官可以借鉴良多。正如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帅巧芳所言,“陈燕萍工作法”让法官同行们“深为感动、深受启发”。司法为民,不在于口号喊得有多响亮,而要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