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教育战线上的退休工作者,今年721日经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任命,成为了一名人民陪审员,开始肩负起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努力提高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的重任。从8月初正式上岗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月,但我已深深感受到了人民陪审员的神圣义务与重大责任。

 

一、树立司法为民意识,注重角色转换

 

隔行如隔山,从教育战线来到法院,要学东西很多,在院、庭领导以及法官的指导下,在前任陪审员的传、帮、带下,我采用多学、多问、多听、多看的方式开始了我陪审员的历程。

 

多学,就是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有关刑事法庭审判的特点,尽快尽早的从外行到有所了解,有时知晓,人民法院所行使的权力与神圣职责。

 

多问,就是虚心向前任陪审员请教,边学边干,在“公正、为民、创新、高效”的宗旨下,围绕“思路创新,工作争先,业绩创优”的要求,确定工作目标。

 

多听,就是仔细认真听取每一次庭审的法庭辩论与法庭调查,以便能在合议时作出较多准确的判断,提出正确的司法意见。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既然法律富于我这一神圣使命,那我就要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一使命。

 

多看,就是每参加审理一次案件,我都仔细阅读并研究起诉书,诉状等法律文书,争取尽早熟悉案情,认真做好阅卷笔录,填写参审记录,做好庭前案头工作。

 

通过以上方法,我已成功的参加了49次庭审,在参加陪审的案件中,刑事案件47件,民事案件2件。

 

根据首批陪审员从上岗第一天起就明确的工作目标,那就是力争做到“苏州领先、全省有名、全国有影响”,我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如何实现变“陪衬”为“陪审”,“被动”为“主动”,在参与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执行审判程序,踊跃发表对案件不同意见,在保持独立审判地位,主动协助法官承担其它工作,不是一、二天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我目前陪审员工作还是刚刚起步,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陪审员,还有待每日脚踏实地的努力。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推进司法民主、提高司法效率,改善司法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权力,本身属于人民,具有人民性。人民性是司法权最本质的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就在于它的人民性和民主性。人民陪审员来自基层,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维护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是对陪审员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陪审员的出发点与归宿,更是神圣的义务与责任。

 

二、陪审员工作任重而道远

 

“公正、为民、创新、高效”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上,即以“公正”为目的,以“为民”为根本,以“创新”为灵魂,以“高效”为追求。

 

200987,记得我在刑庭参加的第一次庭审,是一起盗窃,掩饰隐瞒犯罪案。在短短的三个月,罪犯疯狂的盗窃车辆34起,但作案手段很特别,可以说是随偷随丢。就是在甲地作案后把车开到乙地,然后就把车扔在乙地,再在乙地偷车开到甲地,这样循环作案,在公开审理此案时,当法官询问案犯时为什么会去实施犯罪时,他们很轻松的回答:“因为是好玩、刺激”。一句“好玩”让人感到心痛,三案犯均是刚满20岁的青年,正是豆蔻年华,可以报效祖国的他们,却是因为不懂法,缺乏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不惜以身试法而分别受到了131210年的法律制裁。而同样让人心痛的是,当前犯罪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我已参加了庭审的47件案子,80后成了犯罪的主体。而这些犯罪的罪犯有一个共同弱点,就是他(她)们不懂法。

 

这一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如何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是我们每个人民陪审员应担负起的义不容辞的任务,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加强法制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青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加强法制国家的建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关系到千秋伟业的大事,这需要许多人为此付出。我很乐意加入这一行列,去宣传法律,去捍卫法律的神圣,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法律的最终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教育。每一次开庭我都把它当作将惩罚与教育有效结合的生动课堂与明镜,作为陪审员就是要把宣传法律,剖析犯罪原因,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任务不仅繁重而且无止境。五年的人民陪审员生涯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作为法律的宣传者与捍卫者,它是无止境。

 

改革开放为我们昆山带来了许多发展的空间与契机。同时,昆山也以博大的胸怀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特别是年青的建设者。但同时也向我们发出这样的信号,也是从我参加审理的案件中得出的警示。那就是我们每个用人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年青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知识的教育。

 

这样我们就能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减少或防止一些案件的发生,或者把一些即将发生的违法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减少刑案的发生,为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一个更和谐更文明的建设环境。思民所思,担民所忧,解民所急的法治社会,必将更进一步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法律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是一项任重而道远、持之以恒的艰巨任务,我将本着主人翁的态度,在陪审员岗位上努力宣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在这任重而道远的法律宣传的征途上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