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决不轻言放弃
作者:徐琴 发布时间:2010-04-27 浏览次数:1077
“开庭时间已经超过20分钟了,被告还是没有到。”书记员小王无奈地向我报告。
“法官,您就缺席审判吧。”原告请求道。
“明明答应得好好的,怎么没来呢?”我有些困惑。一星期前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上个星期,也在这个审判庭,同一个案件正在开庭审理,两被告缺席。原告咨询公司负责人黄某,向法庭陈述:我和被告张某、沈某夫妇原是朋友,他们想在市区买房,就通过我开咨询公司的便利条件,联系房源、办理相关手续。在整个房屋交易过程中,我替他们垫付了所有的费用,因为他们买房缺钱,我还借给他们3万元。当时两被告答应得好好的,说好过一段时间就把钱还我,可是却一拖再拖,现在快过两年了,我实在没有办法,请法院主持公道。原告为了证明自己的请求,向法庭提交了居间合同、缴费发票、欠条等所有证据。开完庭后,我觉得该案件事实是清楚的,缺席判决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总觉得这份判决书作出后,原、被告的友谊也就宣告结束了,倘若还有什么隐情,那未免有些可惜。于是在当天庭审结束后,我和小王就按照邮寄地址去寻找两被告。我们的警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走了好多弯路,最后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两被告的家。已是黄昏时间,被告沈某正好在家,我们讲明来意后,沈某告诉我们由于是第一次打官司,所以收到法院的应诉材料和传票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对于原告的起诉基本没有异议,但需要法院给些时间好让她再和丈夫确认一下。我们留下了再次开庭的传票,并一再嘱咐沈某按照指定的时间来法院开庭,沈某承诺一定来。沈某的态度很诚恳,临走时还送了我们很长一段路。
“法官,判吧,我就要个说法,即使最后要不回来钱,我也不怨法院。”原告的话又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沈某,看上去那么朴实的农村妇女,不像在骗人。”我心里琢磨着。或许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对于农村、农民的那种朴素情怀总是不忍去怀疑。“原告,现在你就和我们一起去被告家找被告要个说法吧。”我还是有点不甘心,“再努力一下”,我鼓励大家。
“你们太辛苦了,我刚才在外面排队的时候看到你们已经连续开了几个庭了。”原告有些不好意思了……
又走在那条狭窄的乡间小路上,车在颠簸,坐在车上的我们,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这次由于是轻车熟路,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被告家。还是沈某在家,她看到我们,先愣了一下,“你们怎么来了?”刚问完,她就突然醒悟似的,“哦,原来今天要开庭的,前两天我住院了,一忙就忘了,你们一定要相信我。看,我丈夫的委托手续都办好了”,沈某满脸通红。
“没关系,今天我们把案卷带来了,还叫来了原告,就在你们家就地办案吧。”
我们来到了被告的客厅里,农村的房屋加上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光线有些暗,但依旧能看出原、被告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我们把证据一一展示给被告看,逐笔核对金额后,沈某表示原告起诉的金额都对。
“你想怎么处理?”我问。
“这些钱本来就是我们应该还的,我们很感谢原告,当时她借钱给我们并帮我们买的房子,现在涨了好多钱。实在是因为这两年我一直在生病治疗,所以就把还钱的事给耽误了。欠的钱,我到年底一定还”,沈某的眼圈有些红。
我转向原告,刚想开口,原告却先表态了:“我同意调解,法官相信你,我也再信你一次。”我们按照双方的意思表示制作了调解协议,原被告均签字捺印了。在送我们离开的时候,原、被告握了手,脸上都露出了笑。
回来的路上,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欣慰、有些感动、还有些庆幸。欣慰的是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感动的是原、被告冰释前嫌了;庆幸的则是自己没有轻言放弃。
小路还是那样的颠簸,而我却听到小王愉快地哼起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