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法院八成劳资纠纷案“和谐”化解
作者:朱先明 发布时间:2010-04-26 浏览次数:327
日前,江苏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外商独资企业艾叶公司向186名员工支付了拖欠3个多月、累计金额近30万元的工资。至此,一起即将发生的群体讨薪事件在连云区人民法院以能动司法及时介入下顺利化解。
提起这次讨薪过程,连云法院院长史良成感慨万千:因为外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外销产品积压,企业亏损,使得调解工作几近失败。由于法院以能动司法及时介入,采取诉前调解的方法,既协调解决工资问题,又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从而实现了双方都满意。
近年来,随着连云港东部沿海大开发的快速推进,劳动争议案件随之有了明显增加。仅去年以来,增幅就达30%以上。为破解这一难题,连云法院把开展劳资矛盾纠纷调查化解工作作为加强“平安连云”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有效整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各方资源,成立了以巡回法庭为龙头,以诉讼服务工作站为主体,以调解室为平台的大调解工作网络,形成维权、调解、诉讼相互沟通,密切配合的大调解格局。
通过落实联系挂钩制度,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及时主动化解劳资矛盾纠纷。近年来,连云港东部城区共发生劳资矛盾纠纷560件,成功化解450件,化解率80%以上。工作中,该院把每月定期调查了解企业劳资矛盾纠纷作为一项制度严格落实,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简单纠纷转化、恶化,演化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在全国和省市区“两会”等重要政治活动期间以及重大节假日期间还实行专项调研,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努力把劳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大庆期间,连云法院开展了“排查化解劳资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集中力量排查化解了一批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除此之外,连云法院充分发挥诉讼服务工作站和调解室贴近职工群众、网络健全的优势,积极拓展调解工作领域,以创建服务型法院为契机,以服务社会管理为抓手,突出抓了三项重点工作:在企业,围绕推进转改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主动调查了解因经济形势变化引发的劳资关系、劳动报酬纠纷;在区域、行业,围绕“三保”,以能动司法化解因劳资纠纷、经济补偿等容易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极端事件或涉法涉诉重信重访问题;在重点单位、重点开发工地,加大对职工安置、劳动用工、拖欠工资和劳动矛盾隐患多发、社情民意复杂、基层组织薄弱等问题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劳资矛盾纠纷的诱因。
在做法上,连云法院把工作重心前移,发挥审判职能优势,以能动司法大力拓展服务功能,迅速、及时地化解劳动争议。目前,连云港东部城区已建立劳动关系“十分钟法律服务圈”,通过便利化服务,分析研判劳动关系及其劳动矛盾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重点问题,及时向企业、向党政通报信息和意见、引起重视,做好化解工作,从而实现了辖区劳动争议案件“零欠薪、零投诉、零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