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与病人本应是鱼与水的关系,但由于医生专业性与病人认知程度的差异,医患纠纷不断增多。日前,海安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医患纠纷案件,与以往的医疗纠纷案件不同的是,这起案件曾受到网络舆论的高度关注。当被告某医院将4000元赔偿款送到年过七旬的原告徐大爷手上时,他释然地笑了,长达几个月的维权路也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旬老人断腿住院  治疗过程“一波三折”

 

200981971岁的徐某因跌倒致右小腿肿痛到海安某医院就诊,经医院诊断系“右胫腓骨中下段螺旋骨折”。徐某当即入院,医院于同月25日为徐某动了手术,但是在几天后的拆线过程中,发现患者切口局部出现愈合不良。医院随即采用“安普贴”对患者进行治疗,期望改善局部创口愈合。治疗最终没有达到意想中的理想效果,医院又将患者送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请专家会诊,并按照专家意见继续对患者对症治疗。

 

不满医院治疗效果  患者怒而上网控诉

 

在徐某住院期间,由于伤口愈合不良并出现感染现象,其亲属以“南京儿童医院的徐宝宝,海安某医院的徐爷爷”为题在网上发帖,详细叙述了徐某就诊的过程,对该医院及相关医生进行控诉,并要求赔偿损失22万元。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贴一出,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和跟帖,不少网民纷纷对徐某表示同情。然而在此之后,徐某病愈,医院通知其出院并结清所欠医疗费。徐某以种种原因拒绝了院方的要求,不肯交还所占用的床位。无奈之下,医院只得将徐某告上法庭,双方对于纠纷各执一词。

 

找准关键巧介入  倾心调解平纷争

 

在案件审理之初,该案承办法官会同法院法医组织双方庭前调解,但因当事人意见分歧较大,根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在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于该案的案情及处理意见进行了充分的说明。细心的承办法官发现,该案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徐某对于中医院所提出的专业方面的解释持不信任态度。为了确切分析患者创口感染的原委,承办法官又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向骨科专家进行咨询。专家在咨询后明确答复,海安某医院的治疗是符合原则的,而患者出现创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得到这样的回复后,承办法官又一次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专家的意见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徐某也认识到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大的过错,而医院也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且其感染症状确实未完全消失,在法院的居中调解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