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我来到扬州生活和工作,短暂的一年让我来不及尽知这里的一切,但崇尚历史、追求文明的城市文化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憧憬着有一天也能彻底的融入这里,深深的扎根在这里。

 

我工作在人案矛盾相对突出的民一庭,同事和当事人是我每天接触最多的群体。在这里,法官的潜能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他们乐观积极、严肃谨慎、甘于平凡、乐于奉献。有时候,他们因为案件调解成功奔走相告,那感觉就像是考了好成绩而回家的天真的孩子;有时候,他们因为审判观点上的分歧争得面红耳赤,那感觉就像是在指挥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默默无闻中夜以继日地完成法官的使命,那感觉就像是被上了发条的陀螺无法停止。他们像许许多多的法官一样周而复始的从事着在他们眼中最平平凡凡的工作,但却在不经意间折射出当代法官忍耐压力、直面挑战的职业精神。

 

然而,我常常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承受着繁重工作的法官获得了这样一种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以至于永不懈怠、无怨无悔?又是什么让这些每天和诱惑相对的法官造就了那样一种百毒不侵的职业操守,以至于心如止水、百炼成钢?我想,这一切都源于法官的职业信仰。

 

如果说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拿着左蓝抄写的《为人民服务》的文章激动朗读的画面是导演在表现主人公朴素而高尚的共产主义信仰,那么为民司法无疑就是我们每一位法官所展现和应当持有的一种职业信仰。然而,这样一种职业信仰的树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以我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为例,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们确立的是法律至上的观念,重视法律胜于一切,为民司法还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为民司法的职业信仰是要在耳濡目染、用心体会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的。

 

在民一庭工作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为民司法其实并不是空话套话,法官每天的工作几乎都围绕着为民司法这一主题,它真真切切的体现在法官的言行举止和司法行为中。要树立起为民司法的职业信仰,就要求法官对人民地位有正确的认识、对审判工作有准确的定位,更要对人民群众有最真诚贴心的关爱。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有些人很蛮横,他们无礼地搅扰法庭;有些人很固执,他们听不进法官的任何辅导和解释;有些人很无知,他们甚至称法官为律师。法官也是普通人,遇上这样的当事人的确很难沟通,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敬畏法律相信法官的,只要我们多做换位思考就能理解当事人的疾苦,化解与当事人之间的隔阂,发现为民司法的职业信仰的树立是多么的重要。

 

在活生生的人民的世界里,法官与人民唇齿相依,人民需要法官利用审判、执行权保障其权益,而法官同样需要人民这一载体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终极统一。很多时候,当事人的无助会让法官感受到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当事人期待、信任的眼神会让法官心中燃起为民解忧的责任感;当事人温暖的道谢会让法官体会到审判、执行工作的神圣和光荣。正是因为有了人民,法官的工作才有了归依,事业的崇高才得以显现,这一切因为人民,这一切也必须为了人民。

 

为民司法是当代法官的职业信仰,当信仰形成,我们就会像英勇的战士一样获得奉献一切的勇气,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让头上的国徽更亮,让心中的天平更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