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江苏省连云港开发区朝阳镇韩李村的李老汉高兴地从该村大学生“村官”刘培月手中接过相邻关系纠纷调解协议书,他说:“真没想到5年的纠纷就这样被年轻的大学生给解决了”。目前,由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法院选聘的276名大学生“村官”调解员,正活跃在港城东部城区的山乡海岛,开展入户走访、进行德法宣传、调解矛盾纠纷、真情为民服务等工作,在广阔的农渔村和繁华的街道施展才华,为该院创建的人民调解室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去年以来,连云法院充实和加强了巡回法庭的办案力量,在开展延伸服务中创建了人民调解室,开展了与朝阳镇等乡镇街道的和谐共建,平安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案多人少成为制约延伸服务、特别是发挥人民调解室整体功能和作用的瓶颈。为此,该院在整合社会调解资源,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把选聘大学生“村官”兼任人民调解员作为弥补法院人手不足和强化一线调解力量的动力,相继从辖区的国家级连云港开发区、连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港口集团等村(居)委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选聘450名兼职调解员,其中大学生“村官”包括在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就有276名,充实和壮大了调解力量,达到了所有村(居)都有了自己的调解员。

 

排查矛盾纠纷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也是人民法院了解社情民意,力促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连云法院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化解矛盾、力促和谐”的精神,在强化人民调解员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年轻、有知识、有热情、有干劲,对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大有帮助,特别是在排查矛盾纠纷中起到的骨干作用,因势利导,指导他们进行调解,不但使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了萌芽状态,减少了涉诉上访,而且有效地减轻了法院的压力,提高了办案效率,缩短了办案周期。

 

张老太今年已经80岁了,5个子女因为父亲去世时的财产分割问题产生矛盾,导致几个子女均不愿赡养母亲,大学生“村官”调解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法官的指导下,耐心做她子女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以亲情为重,妥善安排老人的晚年生活。在调解员的反复劝说下,老人的儿女们终于同意每月给老人300元生活费,让老人晚年生活有了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