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顾某某与被告朱某某系再婚夫妻,各带一子女组成家庭共同生活,婚后未再生育。后因扶养对方子女以及家庭经济等问题发生矛盾,导致夫妻反目。原告顾某某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并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法院先行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原告与被告和好;原、被告目前的共同存款235000元,由原告支配90000元,余由被告支配;双方今后共同创造财产由双方共同支配。

 

本案中的调解协议的内容有特殊性:在夫妻和好的同时,却又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合议庭在是否认定该财产分割条款效力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该夫妻和好协议是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是一份夫妻婚内财产的约定。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约定婚前婚后财产的所有权。因此,在财产的问题上,可以遵循民事契约原则对待。在没有离婚的前提下,夫妻一方不但有权要求法律分割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还有权在发生纠纷时要求法律确认单方财产。本案当事人既然已经达成了调解协议,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明确的分割,自愿合法,法院应当予以确认。第二种意见认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财产的分割协议,同大多数民间无名合同一样,并不具备诉的要素,故不能通过诉讼程序确认或处理。对于夫妻财产问题的分割,无论从司法实践,还是从婚姻法理论来说,均强调以离婚为前提条件,即只有夫妻共有关系丧失,才能谈及夫妻财产问题的处理。故法院调解夫妻和好时,不应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处理或确认。

 

笔者赞同第一种意见,即将该调解书视为特殊情形下订立的夫妻婚内财产约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八十八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本案原、被告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了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决定继续维系婚姻关系,但同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完全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关于调解原则的规定。

 

另外,我国婚姻法规定,我国实行夫妻财产法定财产制度和约定财产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对婚前婚后取得财产的归属、处分以及在婚姻关系解除后的财产分割达成协议,并优先于法定夫妻财产制度,这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婚姻法中的贯彻和体现。而所谓夫妻婚内财产约定是指夫妻双方以协议的方式约定婚前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占有、使用、处分、收益及债务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事项,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夫妻财产约定协议既非单纯的身份协议,又非纯粹的财产协议,其性质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身份财产协议。

 

本案中所确认的调解协议笔者认为即属于婚内财产约定。根据法律规定,夫妻财产约定的构成要件如下:()约定的主体。由于夫妻财产约定被视为婚姻协议的从协议,不能脱离夫妻关系独立存在,所以,夫妻财产约定的主体仅限于“夫妻”。此处的“夫妻”应理解为处理财产时为夫妻,而非在约定时的夫妻。而本案的当事人决定继续维持婚姻关系,则主体要件符合规定。(二)约定的时间。当事人可以在婚前或婚姻存续期间订立、变更或者废止约定财产制。该案件的协议订立在法院调解时,且约定和好,夫妻关系仍在存续期间,完全可以根据双方意思自治的原则,订立夫妻财产约定。(三)约定的内容。我国《婚姻法》采用自由式的约定财产制,内容限于夫妻所享有的财产权利范围,既可以约定全部归共同或者各自所有,亦可约定其中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归共同所有。本案中当前存款235000元系夫妻共同财产,当事人有权自由对该财产进行分割;对于约定将来的共同财产为共同所有。(四)约定的形式。我国《婚姻法》第19条第1款规定,约定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协议采用书面形式,既能明确约定内容,又有利于减少家庭矛盾。本案中调解协议的形式本身就是书面形式,符合形式要件的要求。综上,本案的调解协议内容和形式均合法,法院应当予以确认。

 

关于第二种观点学界和实务界也有争论,认为婚姻关系是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结合体,且我国立法上也规定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只有在离婚或一方死亡发生继承的时候进行。在在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在夫妻关系解体之前,任何一方无权要求人民法院对婚内财产予以分割,法院也无权分割夫妻婚内财产。因此法院不能对此协议进行确认,内容违反了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笔者认为,法官在处理法律空白问题上虽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也应该以尊重当事人调解意愿为先。若本案当事人提起的是不解除婚姻关系,仅分割共同财产的诉求,法官则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支持原告诉求。而本案的原、被告已经达成了分割的协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调解原则的立法精神,考虑到本案当事人是再婚夫妻,在抚养对方子女的问题上本就易起矛盾,尤其是在子女婚嫁时关于用钱多少的问题上极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本案的当事人对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也是针对家庭的实际情况所作,法院应当尊重这份协议,确认其效力,也避免这个家庭将来再为这笔款起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