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友情、爱情 都成了行骗的借口
作者:安文斌 胡玲 秦晓林 发布时间:2010-03-25 浏览次数:472
李某是某高中语
这位“惜情浪子”自称叫周某,在某水务局工作,上过军校,学的是水利测绘,婚姻状况不好,老婆念念不忘初恋情人,甚至生了孩子后长期外出不归,并声称离婚是早晚的事,自己平时也很少回家,都是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
一样的处境,一样的苦楚,李某心里顿生“惺惺相惜”之感,遂将自己的情况也诉说了一番。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李某与周某网聊的次数愈加频繁,甚至两人再也不能满足网聊,约定了时间、地点,在某公园初次见了面。相貌周正、言谈儒雅的周某,给李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才依依不舍的分了手。
初次见面的好印象,令李某对周某更加深信不疑。打电话、发信息、定期会面,李某与周某的感情与日俱增。此时的李某,沉浸在重生的爱情甜蜜当中,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掉进了可怕的“陷阱”。
谎称朋友有难,第一次行骗
一天,周某告诉李某,他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徐某,在市区开了一家某品牌专卖店,并“好心”询问李某想不想买,要买的话可以带她去看看,如果看中了,可以让徐某进货时顺带。李某一听,立马答应了,并约定过两天有空就去看看。
谁知,两天不到,周某就急匆匆地打来电话,说朋友徐某外出进货途中,不小心出了车祸,车被扣押了,人也躺在医院,不省人事,已经花了好几万。而徐某家上有老,下有小,其老婆又没有工作,就认识他一个人,因此自己不管怎么样,就是借钱、贷款,都要帮忙到底。
听到这消息,李某一下子被周某的义气打动了,声称自己年终补课费拿了5000元,可以先借给徐某急用。待约定好时间、地点,李某将装有5000元现金的信封毫不犹豫地交到了周某手里。
李某不知道,自己辛苦挣来的5000元,随后就被周某抽烟喝酒,花了个精光。而这一次还仅仅只是被骗的开始。
谎称父亲重病,第二次行骗
不费多大气力,就顺利骗得李某5000元,这无疑助长了周某行骗的胆子。仅仅两个月过后,缺钱消费的周某又一次向李某抛出了“谎言”。
一次见面时,周某一直唉声叹气,一旁的周某见状,就询问原因。见到李某颇对自己上心,遂迫不及待诉说起自己的“困难”。这次,周某“搬”出来的是亲情。
周某谎称家里出事了,老父亲患高血压进医院了,急需动手术,需要一大笔钱,而自己钱不够,又不好意思和亲戚借,只能希望李某想点办法,能帮忙借点钱。
因自己经济状况也不太好,要拿出钱接济他,已经超出了李某的能力范围,李某遂回绝了周某的要求。但是心里却不是滋味,很是可怜周某的处境。左思右想,李某还是决定要尽力帮上一把。厚着脸皮,向同事打借条,借了6000元,给周某送了过去。
交钱时,灵机一动的李某突然想到,借钱还是留点凭证比较妥当,遂要求周某写下借条。谁知,周某随即拉下了脸,生气道;“都相处这么久了,你还不相信我吗?”听到这话,李某抹不开面子,只好作罢,6000元顺顺当当进了周某的腰包。
同样,时间不长,这6000元就被周某吸烟喝酒,挥霍一空。而此时,李某还沉迷于周某设置的“爱情迷雾”当中。
谎称自己创业,屡次行骗
又过了短短三四个月,一直没有稳定工作的周某,由于缺钱消费,又“想到”了李某。
一天,周某打来电话,声称自己在苏州想和他人合伙做疏浚工程,总投资90万,已经从苏州某建筑工程公司得到风声,有一项大工程,托托关系,接下这项工程不成问题。就是工程款还没到位,需要自己先行垫付一些,希望李某能帮忙,借些钱给他。
为了稳住李某,周某这次还提出,所借的钱打借条,并给3%的月息。听了此话,李某果真没有了丝毫猜疑,并答应周某,自己会尽力去筹钱。
过了几天,李某就筹到了10万元。由于钱款较大,交钱时,李某屡次要求周某写下借条。周某也毫不推脱,连同10万元半年的利息,以自己名义写了张13万元的借条。
拿到借条,李某才放心将10万元交到了周某手上。然而,李某没有想到,狡猾的周某为了赖账,故意将自己的名字写错。
随着两人感情愈加深厚,周某只要没钱,就会想到李某,谎言也一个接着一个。而李某碍着面子,只要数额不大,少则几百,多则几千,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周某的要求。
谎称自己绝症,继续行骗
为了骗取李某的钱,周某挖空心思,不断编织谎言,亲情、友情……,能用上的都用上,最后,为了继续骗得李某的钱,竟然谎称自己得了绝症,来博取李某的同情。
一天,李某接到周某电话,电话里,周某唉声叹气,说自己身在安徽,身体不舒服,经过医院检查,得的是尿毒症,急需换肾,并声称自己家里在四处筹钱,已筹了10万,朋友们也凑了10万,希望李某看在两人的情分上,无论如何要帮忙借些钱。
听到此“噩耗”,李某顿时慌了手脚,急忙四处筹钱,最后借到12500元,迅速打到了周某的银行卡上。一拿到钱,周某又是一番花天酒地,短短数日,12500元就又被挥霍一空。
周某“生病”了,李某一直挂念在心上,过了几天,李某便打电话过去询问“病情”。但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周某把李某的“好心”电话当成了又一次骗钱的机会。电话里,周某声称自己换肾成功了,但身体很虚,需要营养进补,而身上又没钱,实在没办法。听到这话,李某心里很是难受,放下电话,就去筹钱,先后两次汇去3500元。同样,3500元一到手,就被周某日常挥霍掉了。
销毁证据想逃避,终落法网
三年期间,利用李某的感情,周某利用亲情、友情、爱情,编织着各种谎言,先后多次骗取李某16万余元。
自知谎言太多,骗得太多,最后,为了彻底甩掉李某,周某想到了一个销毁证据的计谋。
一天,李某丈夫不在家,周某来到了李某家。趁着李某不注意,周某在其家中东找西翻,最终,把之前自己写的借条偷偷从笔记本里撕走了。
没有了“后患”,周某遂将李某的手机号打入了黑名单,并注销了相关的银行卡。上网、打电话,都不能找到周某,李某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整整三年时间,感情、钱财被骗的精光,愤恨不已的李某遂赶到公安机关,报了警。
案发后,周某的亲属代其退出了全部赃款,并已发还给原主李某。后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以惩处。
鉴于被告人周某能认罪、悔罪,且已退出全部赃款,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且社区矫正机构建议对其适用非监禁刑,故可给予其一定的考验期限。依照我国《刑法》和《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相关条款及规定,以犯诈骗罪判决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