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苏州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维护稳定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格外繁重。该院少年庭在涉少审判实践与延伸工作中,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加强与辖区学校的合作共建,以第四中学为共建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校更好实施法制、品德教育添砖助力,也使法院的青少年维权延伸工作有了稳定的平台,并走上新的台阶。

 

一、深入调研,构筑共建平台

 

1、谋对共建背景。2005年上半年在不到70天的时间里,苏州市第四中学发生两起命案,引起了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被起诉至平江法院。该院院领导和少年庭了解到第四中学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教育上的诸多问题,决定发挥法院工作优势,在与原有共建学校第三中学开展共建活动的同时,增加市四中为点开展院校共建活动。

 

2、明确共建思路。在选择第四中学作为共建单位的同时,院领导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共建思路,再次明确与其在青少年犯罪以后亡羊补牢,不如把“教育关口”前移,积极开展“院校共建”活动,将辖区所有全日制小学、中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作为共建协作单位,并选择一至两所学校作为点,有侧重地开展共建活动,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总体院校共建活动的开展。

 

3、充实共建内容。首先由该院和共建单位合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共同负责实施共建事项,做到组织落实、网络齐全、活动正常、确保实效。其次选派优秀法官担任共建单位的校外法制辅导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参加学校德育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第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如组织参观访问、座谈讲座、普法宣传等,在学生中开展法制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及时与共建单位交流教育信息,调研法制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二、勇于实践,丰富共建方式

 

1、推出一套宣传展板。该院少年刑事审判人员根据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结合社会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分专题精心制作“爱心”展板。首期推出“给予未成年人科学的家庭关爱”和“未成年人的自我调适及保护”两个专题。为确保展出效果,少年庭审判人员反复研究,制成了大气、实用、抗风、防雨的展板。展板制成后,先后在第四中学、景范中学、平江实验小学等学校进行展出,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图片向广大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进行了法制宣传和教育,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2、开设一个精品讲座。该院审判人员特别是少年庭审判人员,梳理和总结以往法制讲座的内容,对精华部分进行固定,形成较完备的教案。同时根据最新案件反映出的问题适时充实调整有关内容,并针对某个方面开设专题讲座。近几年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导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该院分管院长和少年庭庭长参加了有关培训,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在此基础上,她们撰写了“学会照顾人生”讲稿,并在学校开设讲座。审判人员还拓展授课方式,利用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等平台进行法制宣传,20082009年暑假,该院少年庭庭长在线为全市中小学校家长作了视频讲座,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与第四中学开展共建活动以来,该院审判人员共为全市相关学校的在校学生开设各类讲座55场次,听众达39460人次。

 

3、指导一个模拟法庭。该院少年庭审判人员精心指导第四中学学生排演模拟法庭,并于2009611进行了展演。该校的十四名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庭审的全过程,为观看展演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课本剧,突出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启发他们学会用法律手段调处矛盾、保护自己,受到了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审判人员在演出完成之后,对参演学生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同年1016日,该课本剧在该院和第四中学联合举办的“赠书仪式暨法制教育成果展”上进行了演出,受到在场11所中学和9所技工学校校领导和政教主任的一致好评。该课本剧还将在课余面对辖区青少年学生进行巡回展演。

 

4、编辑一册典型案例。2008年初,该院自编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与维权知识读本《助你成长》正式出版。读本共15万字,分为案例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问答两个部分,选录的24个案例均是该院审理并经精心挑选的真实案例。读本的写作方法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特设“法官评说”部分,均有感而发,分析入情入理,引人深思,启人心智。该院先后向第四中学、第三中学等学校的在校学生赠送了11000余册。

 

5、关注一批“问题”学生。苏州某轻工技校的学生张某将以前的同学夏某多处刺伤,夏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二天后,张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该院少年庭审判人员在接触张某后,发现其本人个性内向、倔强,自卑感很强,对事情的发生和自己的处境产生了高度的恐惧,于是邀请了苏州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对张某进行心理辅导,还邀请心理专家旁听了庭审的全过程,并在法庭教育阶段组织辖区七所技工学校的近百名较为顽劣的“问题”学生进行了旁听。心理专家就张某表现的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进行了矫治,就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好突发事件、预防犯罪等问题进行了讲解。此次活动也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好评。除了通过典型案例教育“问题”学生外,该院审判人中还注重在非诉信访中发现相关苗头性问题,通过电话沟通、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谈心等方式,帮助实施对“问题”、“边缘”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深化效果,提升共建层次

 

1、创立共建品牌。在与第四中学、第三中学进行共建的基础上,该院进一步拓宽思路,从更高、更广的领域谋划院校共建工作,并整合力量于2007年初成立青少年法制学校,使院校共建工作有了新的载体。后每年均制定法制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启动了旨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阳光之旅”行动,先后组织了送法进校园、学生走进法院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阳光之旅”也成为该院院校共建活动的品牌。

 

2、助推学校教育。自2005年该院与第四中学进行文明共建后,审判人员所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深受学生们喜爱,学生们的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没有再发现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题为《普通高中空乘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的教科课题,已被正式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还成为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项目校,并被评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三星级档案室、被推荐申报省首批平安学校,成为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院空乘专业生源基地、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空乘专业教学实验基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空乘专业生源基地。2009年该校空乘班学生高考继2007年、2008年两届后继续取得喜人成绩,高校空乘专业面试合格率达97.7%,录取率达96%,空乘专业本科录取率比上年提高34%

 

3、强化自我建设。在与第四中学共建后,该院少年庭负责人及另一名审判人员成为该校法制辅导员(少年庭审判人员担任了近十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与该校负责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不定期听取学校师生对法院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基础,查遗补缺,从而促进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更好开展,甚至于促进了少年刑事审判工作的开展。由于工作实绩突出,该院少年庭于2008年再次被授予“全省青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于2009年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该院也于2008年底通过了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