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市南长区法院的审判队伍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法官,她们善良、智慧、正义、坚强;她们恪尽职守,柔肩勇担公平正义的重任;她们心细如针,力促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她们锐意进取,践行民生为本的司法信仰。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她们,倾听她们的故事。

 

  视大爱为尽孝

 

  镜头一:何英,41岁,现任扬名法庭庭长,先后在民一庭、民二庭、扬名法庭工作,曾获区三等功、无锡市劳动模范、省个人二等功等荣誉。

 

  何英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时常感动着案件的当事人,“原告草拟了一个调解方案,现发给你看一下……”深夜十一点多,何英还在给远在北京的被告撰写电子邮件。第二天,被告回复的电子邮件称:“这么晚了,法官还在为我的案件费神,真是辛苦了!我不想再和原告斤斤计较增加法官的工作量了,接受调解方案……”

 

  何英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当事人的广泛好评,自己却因家庭、事业难以两全而抱憾不已。2006年,何英外出保全归来已是午夜时分,筋疲力尽地瘫坐在床上,母亲的电话不期而来,语气中略带怨气:“你为什么好久都不来看我?”母亲的心思,一贯孝顺的何英心知肚明,母亲并非执意要女儿去看她,而是对晚归的女儿心存牵挂。何英表示有空一定去探望母亲,不曾想,两天后母亲与世长辞。

 

  “子欲养而亲不在”自古都是难以弥补的憾事,何英将未尽的孝道融入审判实践中,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

 

  视扶弱为己任

 

  镜头二:倪如倩,37岁,现任南长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专门承办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先后在刑庭、民一庭工作,曾获区三等功、无锡全市政法系统双争一创活动业务能手等荣誉。

 

  瘦弱、白净的倪如倩外表娴静,但说话、做事、走路却是雷厉风行,随案的书记员笑言:“跟着倪法官办案跟打仗似的,速战速决。”她自2008年起独挑交通事故速裁案件大梁,每年办案数都在200件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办案“女状元”。数字背后支撑她的是为民的情怀和拼搏的韧性。

 

  20086月,一名特殊的“准妈妈”引起了倪如倩的注意。身怀六甲的小周原本欣然等待着爱情结晶的诞生,谁知天不遂人愿,一场车祸将所有人的美梦粉碎。保险公司远在外地,他们拒绝协商,连开庭也缺席。作为母亲的倪如倩真切地感受到准妈妈丧子之痛,她不厌其烦地联系保险公司,耐心细致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终将判决书连同各项费用的计算清单一并邮寄给保险公司。一个月不到,该案1万多元的赔偿款汇至法院。

 

  2009年,交通事故速裁组共审结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290件,发放赔偿款700万余元,申请执行案件24件,申请执行率仅为8.28%。当记者惊叹于如此低的申请执行率时,倪如倩腼腆一笑,淡淡地说:“我的当事人已经遭受了一次伤害,我总想想方设法一步到位解决纠纷,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二次伤害啊。”

 

  视救人为使命

 

  镜头三:夏燕,33岁,现为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先后在民一庭、刑事审判庭工作,曾荣获办案业务能手、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我现在还记得开庭那天你对我说的话,我明白你对我的期望,我会记住你的教诲,出来做一个有用的人,不会辜负你的希望。”不久前,夏燕收到一封质朴而又真挚的感谢信,这封信出自服刑的小林之手。

 

    小林自幼随爷爷奶奶生活,缺少家庭监管,交友不慎随同他人盗窃价值4000余元的电缆线。经过教育与调查,法庭决定判处其拘役。在计算刑期时,细心的夏燕发现刑满日期与中秋节只相差5天,遂从人性化的角度大胆地处以拘役3个月25天。这样,小林就可以在中秋前夕刑满释放,夏燕妙用这一契机,宣判时循循善诱,小林动容了,服刑期间时时向夏燕汇报近况,而夏燕也总是“来信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