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争艳春满园
作者:王评 发布时间:2010-03-04 浏览次数:1817
春风又绿江南岸,群芳争艳春满园。新时代楷模陈燕萍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镇江法院广泛开展了“向陈燕萍同志学习,争当人民满意的法官”活动。从中院到基层法院到人民法庭,法官们纷纷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贴近群众,情法互动,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法院上下呈现出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辩法析理妥处拆迁矛盾
新年上班第一天,镇江中院民一庭就来了两位当事人,她们手捧两面锦旗,激动地说要送给好法官,感谢法官为她们所做的一切。
原来,2004年镇江市某商贸总公司经区政府同意,将其下属的饮食服务公司整体改制。兰阳公司通过拍卖取得了整体产权。商贸总公司与兰阳公司在签订产权转让协议时约定,兰阳公司如果对权属不明房产进行处置,须事先请示商贸总公司同意。2006年,兰阳公司未经商贸总公司同意将位于市区某地块的一栋房屋出售给了下岗职工王某和张某开旅社。2009年,该旅社所在的片区大规模拆迁改造,王某和张某才得知她们从兰阳公司购买的房产与商贸总公司之间还存在着权属争议,无法得到拆迁补偿。于是王某和张某拒绝搬迁,成为了最后一个“钉子户”。
商贸总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一审法院在查明事实后支持了原告诉求。但王某和张某不服,上诉至中院。期间,两位当事人通过信访、上访等形式向各级领导反映情况并给法院施加压力。
接手案件后,刚刚荣获江苏省杰出政法干警称号的中院民一庭庭长张蕾及时与承办法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分析认为该案的矛盾焦点并不在合同效力上,而是在拆迁利益分配上。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张蕾庭长每天都认真听取承办法官的汇报,及时了解掌握案件进展情况。当得知双方当事人意见分歧很大,调解无法继续时,张蕾庭长又亲自走访区政府和拆迁办,加强沟通协调,耐心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借助各方力量,寻找调解的切入点。
最终,三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王某和张某获得了60%的拆迁补偿,案件圆满解决。
甘当闺女促和谐
张忠娣在南徐法庭已经工作了25年,如今她青春不在,华发早生,但她无怨无悔,她深有感触地说,只有贴近百姓,带着真心、真情办案,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
在处理一起赡养纠纷案时,张忠娣到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八十二岁的王老太身患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等多种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与儿子关系十分紧张。老人用颤抖的声音说 “我好久没洗澡了,身上好痒呀”,望着她渴求的眼神,看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张忠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她说,“让我来帮你洗洗吧!”。老人哽咽地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你就像我的闺女!”。第二天,张忠娣把庭审搬到了老人床头,耐心细致、情理交融地做通了被告的工作,儿子表示今后要好好赡养母亲,让老人过上稳定无忧的生活,案件以调解结束。之后,她又多次上门回访,并给老人留了电话。去年初七刚上班,王老太就打来电话,原来,老人为买药的事又和儿子发生了矛盾。放下电话,张忠娣带着书记员到药店买了感冒药赶到老人家中,老人像对亲闺女一样诉说她的委屈。张忠娣又一次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帮助双方消除误会,直到老人和儿子露出了笑脸,这才欣慰地松了一口气。
铁法官也有柔情面
京口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冯忠洁外表看上去是一位羸弱文静的女子,但她意志坚定,睿智机敏。熟悉她的人,时常被她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所感染,从心底里对她肃然起敬。
她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刑事审判第一线,办理了800余百件刑事案件,多次被省、市法院表彰,2010年2月,被市中院评为“优秀法官”。冯忠洁最大的特点就是办案作风“严、细、实”。对于非法与不公,她疾恶如仇、严惩不贷,对于弱势群体,却毫不吝啬地倾注其关爱与怜悯。
年过六旬的卖菜老太张某,因一点小事与卖肉的摊主王某发生争执,致老太肋骨骨折,构成轻伤。张某以故意伤害罪将王某告上法庭。而王某认为是张某先挑起事端,拒不认罪。巧的是,王某的孩子正面临高考,父亲的事已对其产生了影响。冯忠洁审理此案后,为不影响孩子的前途,多次找王某谈心,向其宣传法律知识,交流做人的道理,王某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随后,冯忠洁又做张某工作,通过讲事实,讲法律,讲情理,化解了张某的怨气,终使双方握手言和,自诉人张某撤回了起诉。
“铁法官”也不失女性柔情。几年前,她当起了“社会妈妈”,和同事一起资助了一个贫苦学生,由于孩子的养父母均是弱智,平时由年迈的奶奶照顾,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性格很内向。为此,冯忠洁和同事每年都带着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去看望孩子。一开始,孩子很害羞也很拘谨,冯忠洁就主动拉着孩子的手询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她梳头发洗衣服,并写信鼓励她好好学习,战胜困难,不仅要在学习上有进步,而且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