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国家级连云港开发区与连云区的利用外资和内资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两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3.7亿美元和7719万美元,同比增长12.5%68%,吸引内资56.8亿元和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8.6%11%。连云港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连云区委书记唐国海说:“在连云法院的努力下,连云港东部城区的司法环境越来越好,这成为我们对外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

 

去年以来,连云区人民法院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立足本职,开展了以“察企业所想、解企业所忧、助企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保活动,携手企业共度“金融寒冬”,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内外资企业的高度称赞。

 

因企施策,助力企业化危为机

 

金融危机给“三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连云法院以服务外向型经济为抓手,组织专家“坐诊”,因企施策,助企业破解难题、化危为机,为外向型经济提供坚强后盾,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连云港港口运输和外向型经济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借贷纠纷上扬、外贸出口货代合同违约增加,仅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就增加了10倍,劳动争议案件升级。连云法院以其特有的职业敏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意识到,这场危机给“三外”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该在深入调研,广泛征集36的基础上,组织法律专家“坐诊”,深入分析原因,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提出对应策略,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港口集团建言献策,为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支招。

 

为把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确保企业在主体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化危为机,为连云港的对外开放树立良好形象。连云法院将司法服务向产业链、企业、社区延伸,充实和加强了巡回法庭的办案力量,开通了办案“直通车”,深入辖区外贸运输、货代、仓储和配套服务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通过发放联系卡等方式,接受当事人的诉讼预约,就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针对货代合同纠纷、票据纠纷、借贷纠纷等相当数量敏感案件或疑难复杂案件,由领导直接办案。连云法院院长史良成在码头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有些矛盾纠纷法律关系复杂,适用法律难度大,不仅要靠法律智慧,更要靠政治智慧才能解决。”由于该树立“危机司法”意识,对不同的矛盾纠纷采取了和谐调解的方法,从而使一些矛盾得以化解,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有效地维护了外向型经济的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连云法院针对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安排经验丰富的执行人员以人性化的执行方式,采取“亲情调解执行”“自愿和解执行”“放水养鱼执行”“互帮互谅执行”等和谐司法手段,加大对一批“呆帐、死账”的执行力度。去年5月中旬,连云法院的法官南下武汉执行一件合同纠纷案,到达后,执行人员发现某中型经销企业已经改制,资产已转入6名企业高管名下,除1名仍在当地经商外,还有6人已将资产变现后携款到沈阳等地办了企业。法院遂将改制受益人原企业主管部门追加为被执行人,执行人员南下北上,在做大量释法工作的同时,根据原企业改制清偿债务的办法,按照8名受益人获得财产等值比价进行分摊,本着和谐司法,力促主动清偿债务的精神,执行人员做了大量说服工作,在当地法院的支持和帮助下,被执行人员主动拿出了120万元执行款。

 

和谐调解,化干戈为玉帛

 

去年1015日,连云港美国独资企业某无纺公司200多名员工情绪激动地找到外方经理,要求补发工资未果,引发劳资纠纷,连云法院闻讯而动,以能动司法迅速介入,分清责任,明辨是非,进行深度调解,成功化解了这起群体性纠纷,受到连云港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去年以来,连云法院以法律宣传为先导,以延伸服务为抓手,以创新和谐劳动关系为载体,大力开展司法调解,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纠纷3000多件,其中仅为农民工讨回薪资就达 6000余元,取得了丰硕成果。

 

连云港是苏北经济发展的龙头,沿海开发和“三外”工作稳步推进,已引起海内外的瞩目。但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案件明显上升,实际年增加1000多件,增幅达20%,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和谐指数,促进企业发展和沿海开发,连云法院通过创新机制,大力拓展和延伸审判职能、增加服务功能,着力打造贴近企业、贴近职工,注重调解,案结事了,不伤和气的能动司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司法调解为主导、创建和谐劳资关系、助推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本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和能动司法“五个要求”的精神,连云法院对 案件开通了“办案直通车”,实行“快立、快调、快结”地化解,主动配合党政妥善、及时地处理矛盾纠纷。该院充分发挥司法调解的职能优势和网络优势,在延伸服务中,利用平台,主动牵头,整合资源,对有争议的案件,立即组织或参与化解。工作中,法官们善于发挥人性关怀,注重法理结合,尽可能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为了彰显成效,让和谐之花开遍港城,连云法院把创建“连云平安”为己任,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和谐中实现了“四个确保”,即在最小的范围内、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下,开展调处工作,确保“组织到位”;主动争取等机构支持,合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确保“人员到位”;创新完善调解机制,建立案件会诊和定期总结分析研判制度,把脉问诊,不断提升调解队伍素质和调解成功率,确保“制度到位”;开展挂钩联系制度,每名法官至少联系15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困难企业,分析研究防范化解风险,尽量避免纠纷,为企业抵御“经济寒流”支招,确保“服务到位”。由于连云法院保障服务措施扎实有效,和谐得法,从而做到了“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