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求,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对于基层法院显得极其重要。淮阴区法院在打造“阳光司法”品牌过程中坚持做到五个“注重”:

 

注重立案公开提升诉讼服务质量。按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宽敞明亮、方便快捷”的要求,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扎实推进诉讼网格化建设,构建以诉讼服务中心、社区诉讼服务点和乡镇诉讼服务站相结合的诉讼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电话预约立案,探索网上远程立案;立案时发送便民联系卡,公开业务庭的联系电话,切实方便群众诉讼。

 

注重运用信息化促进司法公开。开启“无障碍”自由旁听模式,20136月份设立了庭审视频观看室,群众可以自由选择当天公开开庭或已开过庭的案件进行旁听,实现庭审的全面、全程和常态公开;落实庭审“三同步”要求,坚持每庭必录,确保庭审过程公开透明;加大庭审直播力度,将庭审直播与典型案例宣传有机结合,丰富庭审直播的知识性与教育性。

 

注重文书公开提升公众认知度。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力度,定期督查通报,并将其纳入审判绩效考核范围,2013年以来网上发布的裁判文书共计1365;建立公众查阅裁判文书制度,公民申请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凡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在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后,均由档案室登记并提供裁判文书。

 

注重执行信息公开提升公众参与度。对有重大影响的执行案件进行网络直播执行或者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现场监督见证执行,有效整治“老赖”行为,及时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点对点”查控体系,向征信机构和行政机关公开执行案件信息,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及时有效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定期在淮安当地网站“淮水安澜”上公布被执行人信息,设立“执行曝光台”,有效地提高了执行率。

 

注重与新媒体时代对接提升沟通能力。与“微时代”接轨,设立司法公开QQ群、开通“淮阴法院”微博、担任淮水安澜论坛民生通道版主,全方位、多渠道的公开司法信息,实现信息发布常态化,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例及时发布,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加强“网上法院”建设,在网上向社会各界通报我院司法公开工作举措,公开各类司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