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浦法院:阳光司法 大地回春
作者:王伟 发布时间:2012-05-22 浏览次数:1215
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省法院信息化促进司法规范化示范点......短短三年,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法院囊括市级、省级数十项荣誉,如今,他们路在何方......
继2010年荣获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之后,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法院并未沾沾自喜,而是一鼓作气,把争创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提上了重要日程。“推进司法公开是弘扬司法民主、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争创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是我院实现’全国有亮点’奋斗目标、突破’国’字号的重要内容。”该院院长王新阳在争创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誓师大会上如是说。
一年多来,该院围绕司法公开、确保司法公正的举措层出不穷……
公开全方位
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是清浦法院党组在推进司法公开中始终坚持的标准。该院严格对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要求,制定出台《清浦区法院司法公开实施方案》,成立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工作。
倾力打造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主导、一体化信息查询机为重点、法院网站为主、宣传公示栏为辅的四位一体司法公开网络,全方位公开司法信息。立案流程、诉讼费用缴纳办法、司法救助条件张贴上墙,诉讼指南手册随处可取;通过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可以准确的查到案件的案号、立案日期、案由、当事人姓名或名称、案件承办人和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案件流程等一系列内容;除法律规定的涉密、隐私案件外,实行裁判文书一律上网,裁判文书内网公开率100%,外网公开率达30%以上......
“推进司法公开不仅是静态公布的过程,更是动态互动的过程。”该院司法公开领导小组组长朱希军这样说道。在这一指导思路下,“十百千”法律宣讲、“院社共建”、“两联一挂”等活动如火如荼,宣讲法律知识,联系辖区村(居)委会、重点企业,挂钩重点项目,服务经济发展;“诉讼服务中心”、“立案救助”、“执行救助”等惠民实事深入人心,2010年至今,诉讼费用减免缓15万有余,发放执行救助资金20万元以上;“法院开放日”、“媒体记者进法院”等活动精彩纷呈,自2009年9月10日开展首个开放日活动以来,邀请人大代表、机关干部、教师、学生、部队官兵等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
监督多渠道
“当事人提交证据时,应由书记员转交审判长。”“原告进行法庭辩论时不停重复自己的观点,法庭没有及时阻止。”七号法庭内,来自不同岗位的12名人大代表正对庭审进行点评“挑刺”。
为更好的接受人大代表监督、促进司法公开,该院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变简单的邀请代表旁听为邀请代表“挑刺”,庭审结束之后,由人大代表对庭审过程进行评议,重在提出问题、挑出毛病,借此不断规范庭审、提高能力。
这边点评“挑刺”热火朝天,那边暗访“挑刺”悄然开始......应该院院党组邀请,由区人大组织代表定期不定期地对法院干警司法行为、工作纪律、作息、卫生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着重考察法院门是否难进、干警脸是否难看、法官人是否难找、当事人问题是否难答。“我先后多次参加区人大组织的视察和旁听工作,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法院在推进司法公开方面作出的努力,现在想挑刺都很难挑出了。”提起法院司法公开成效,一名人大代表赞不绝口。
透明赢信任
“您好,我是清浦法院执行法官刘某某,现将您申请执行张某支付货款一案的最新进展告知于您......”
这是该院落实司法公开举措,拓宽公开渠道的又一得力举措。执行难是不争的事实,往往执行法官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得不到双方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就连申请人也抱怨执行时间长、执行进展慢,缘由何在,执行不公开。为此该院院党组研究决定实行执行节点控制和进程告知制度。明确执行案件立案受理、财产调查、控制、处分,以及执行款物交接等重要环节的办理期限,实行节点控制,对案件实施工作重要环节的进程及结果,及时主动书面告知当事人。
该项举措实施以来效果显著,结案率、当事人满意率明显提升。 “执行法官认真负责,为了我这个案子,他们跑了数十趟,就是执行不到我也没有怨言。”一名执行申请人这样说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清浦法院人正在司法公开的征程上扬帆起航,不断探索新方法,谱写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