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出现的画面:僵持

 

常熟市某老街区,街道两边的房屋上写着“拆”字,从空洞的窗口和杂乱的院落可以看出,这里已经没什么人居住了。两位耄耋老人站在一年久失修的百年老屋前,情绪很激动,不时用手叉腰或指指点点,并不断高声对着街嚷嚷着。仔细一听,均是“人在,房子在”、“你们执法不合理”、“我们要求赔偿多少套房屋,多少赔偿金”之类的话。社区干部、执行法官及相关工作人员一次次地登门,苦口婆心地劝说均因两位老人过高的要求而多次无功而返…….

 

最终定格的画面:和谐

 

同样是那条老街道,同样有一群执法人员站在楼下,不过场景转移到了屋里。采光不好的屋里显得有点黑,屋里空气也不是很新鲜,透着一股霉味,但屋内的气氛热烈。还是那两位老人,此时正笑容满面地与穿制服的执法人员握手,嘴里不断说着“谢谢”、“你们执法这么文明,让我们很感动!”、“我们相信政府、相信法院,感谢法院让我们实现了一直梦想的选房权”。执法人员则跟老人说:“也谢谢您配合政府工作、配合法院工作,临时安置房已经安排好了,保证你们住地舒服。”…….

 

执行画面回放:拒绝与坚持

 

两年前,常熟市政府对一老城区进行改造,计划一直都进行得比较顺利,直至沈某两姐妹的出现。沈某姐妹均已80岁左右高龄,共同拥有老城区的一套38平米的房子,面对拆迁,她们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在谈判无果、两姐妹坚决不履行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书的情况下,市住建局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常熟法院于2011927日受理案件后,依法进行审查,并于126日组织当事人进行听证。在审查过程中,法院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次组织调解,但终因当事人要求无法满足而调解不成。今年46日,法院作出裁决,准予强制执行。

 

法院执行干警在走访后了解到:沈某姐妹始终不同意搬迁严重影响了老城区改造工程的总体进度,政府部门之前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两姐妹对抗情绪极其严重,始终未果。为了赔偿,本来早就不在常熟居住的两姐妹两年前特意从北京、安徽搬到该套老房内居住,与拆迁对峙。

 

53日,执行局局长与承办法官上门将执行通知书送达给沈家姐妹,但两姐妹情绪极其激动,交谈过程中曾一度打骂法院执行人员,并坚称,如果要强制拆迁一定会与被拆房屋同归于尽,同时咬定法院受理司法强拆不合法不合理,拒绝听从执行人员的劝说,坚持要求最少每人安置一套房屋且每人补偿100万元现金。

 

面对两个年事已高的老人,常熟法院的工作人员没有简单地强制搬迁,而是每天由分管副院长、执行局长、执行干警组成的执行小组上门向两位老人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政策,并从房屋有近百年历史、年久失修又漏雨的现状出发,耐心地做老人的工作。另一方面对她们的要求也立即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尽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她们争取最大的利益。

 

终于,在法院的不懈努力和反复工作下,两姐妹同意了政府的补偿条件,终于从一开始的情绪激烈对抗、以死相逼到后来绝对相信法院,并与房屋征收部门签定了房屋补偿安置协议,且承诺自愿、主动搬迁出被拆迁房屋。

 

518日上午,在法院、拆迁办的协助和见证下,两姐妹主动、自愿搬迁出被拆房屋并被安全送往过渡房,临行前连连对法院的细致、有效、积极的工作表示感谢。至此,一起拖了两年之久的拒绝搬迁的事件在法院积极协调下圆满解决,不但保证了被拆迁人的经济利益及人身安全,也避免了强制搬迁可能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

 

画外音:

常熟法院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大局之中,置于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去谋划,特别是在拆迁纠纷这种当事人对抗情绪激烈的案件中,能动司法、以人为本,不断追求“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三统一,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