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和幸福来自同一源泉:相对比较。

在追求希望的过程中,真实的痛苦浸泡在期望的幸福中。而真实的幸福只不过是痛苦与痛苦之间的间隙。

当希望变为现实时,幸福则趋于零。

幸福缩短感觉上的寿命,痛苦则延长了它。

高远的目标增加希望的长度和追求的过程,因此真实的痛苦能更长久地被期望的幸福所浸泡。

过去的痛苦在现在的回忆中成为幸福,未来的痛苦在现在的希望中成为幸福。

追求者痛苦得强烈,幸福得也强烈。无追求者痛苦得浅淡,幸福得也浅淡。不思不虑、不渴不求者则获得静态的零感受。

无限的欲望得到一个阶段性的满足时,感觉就会恢复到零状态。一个新的目标随即产生。人生是不断达到零感觉又从零感觉出发的过程。

一个等量的主观幸福感或痛苦感,随着感觉上敏感度的降低,必须用越来越多的外界因素去刺激。不断增加的刺激其效用则是不断递减的。穷人用一分钱买到的幸福,富人也许要一千元。

穷人用弱化欲望平衡痛苦与幸福,富人用增加刺激来平衡幸福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