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康梦
作者:聂新国 发布时间:2007-05-10 浏览次数:3309
作为一个徐州人,首先应该熟悉家乡的历史,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家乡的发展之上,个人的梦想应该是致力于家乡的发展。回顾徐州的历史,审视徐州的现在,展望徐州的未来,每个徐州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徐州梦。
6000多年徐州的历史伴随着华夏数千年的文明一起璀璨。上至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徐州还是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和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乡,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文天祥,清代方孝儒、潘季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和著名音乐家马可都曾在徐州任职或生活过。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徐州,连年战火纷飞。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文人的文章谈起中国百姓,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能忍受的民族,无论遭受到什么痛苦,他们都会忍受下去,直到不能忍受为止,他们便会爆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现实也是这样的,抗日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苦难的徐州百姓,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火洗礼,他们是最可敬的中国百姓,最淳朴的中国人民。而如今,有情有义,诚实诚信,开明开放,创业创新的徐州人正在淮海大地谱写新的篇章。
还记得戏马台的硝烟,还知道龟山汉墓的阴沉,还看到汉兵马俑的气势恢弘,还想到近百年来徐州悲惨的历史。淮海战役一战以徐州作为主战场是得到了最后的胜利,但是留给徐州的是废墟,是残骸,是不可修复的苦难!建国后,徐州反反复复的被划到山东,又被划进江苏,始终得不到重视。在江苏看来,徐州只不过是个能源基地,能给苏南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能源动力。在山东看来,徐州是个出口,徐州有个别名叫做五省通衢,就是这个意思。争来争去,最后徐州还是来了江苏。然而徐州的发展并不是如人所意。苏北又怎么了,苏北又不代表徐州是个该受歧视的城市!徐州立志图强,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在城市竞争力评估中,徐州是排在全国第47位,人均收入是72位,虽然不能和苏锡常的发达相比,但是不得不佩服徐州人从无到有的意志!自强方显英雄本色,自励方成一世英名!
二十多年来,目睹了徐州的变化,和家乡一起成长的感觉是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最爱的不过自己的家乡,最爱的不过家乡话,最爱的不过是早晨起来一碗辣汤两笼包子,最爱的不过是家乡沛县狗肉,濉宁凉皮,丰县大沙河苹果;微山湖烟波浩淼绵延千里,大运河依稀闪烁着历史的泪光,可知生命中的徐州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战事争拨,多少令人感动多少令人留恋的往事。作为一个徐州人,我只想说:“徐州的大发展,就是我的小康梦。”,而这个梦想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