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写青春-记徐州市贾汪区法院民二庭助理审判员王利
作者:王道才 发布时间:2006-12-04 浏览次数:4651
没有光辉业绩 ,没有豪言壮语,有着的只是一脸质朴、谦和的微笑,和一串串闪光的数字:6年审结民商事案件千余件,调解率60%,无超审限案件,无一错案,无申诉案件??这就是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助理审判员王利。王利今年32岁,却在法院工作十二年了,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以一腔热血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以一颗对审判事业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书写着平凡而闪光的青春。王利因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省高院评为“人民满意法官”。
二条司法建议,解决五百农户灌溉用水难题
王利常说:“司法为民决不是一句空话,司法为民就要时刻贯彻到具体个案的审理中,从有利于群众的角度办好每一案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2006年6月王利在案件审理中适时发出司法建议,及时解决了五百余户农民的夏种灌溉用水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直好评。
2006年5月16日,因贾汪区泉河村共有500余户农民拖欠灌溉水费,供水公司选择了其中的10户农民向法院提起诉讼。王利在送达中发现10户农民抵触情绪非常大,原因是村委会拖欠农民的工资等各项费用多年未还,他们要求村委会先偿清欠款,再向供水公司缴纳水费,同时提出请求,如村委会不还钱,他们将起诉村委会。针对供水公司、村委会与五百户农民的矛盾,如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就会耽误夏种,并有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群访。王利在了解情况后,分别找到供水公司负责人及主管部门水利局领导、村委会主任,从法律、事实和大局的角度,提出化解当前矛盾,避免群众上访是目前当务之急,并及时分别向水利局和泉河村委会发出司法建议。建议水利局应从顾全大局、服务群众的角度,考虑案件的客观情况以及村委会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给村委会一定的时间,由村委会想办法予以解决;建议村委会可先行垫付农民拖欠的水费,这样既可以减轻因拖欠各项费用面临被起诉的风险,也可以解决农民的夏种燃眉之急。水利局及村委会收到法院的司法建议后极为重视,专门进行了研究,在王利的主持下三方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协议,由村委会向银行贷款一次性将该村五百余户村民所欠的水费全部缴清,10件案件全部当庭结案。问题圆满解决后,农民的情绪也得以稳定,纷纷投入到“三夏”工作中去。
企业职工的“贴心人”
破产案件审理难度大、压力大,王利勇挑重任,在审理中严格把握好法律和政策的界限,认真研究案件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确保依法办理破产,充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2004年以来王利审结破产案件18件,共为2000余名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发放职工经济补偿金、补交养老金、医保金计3600余万元,被企业职工亲切地称为自己的“贴心人“。
在审理徐州市贾汪商厦破产一案中发现该企业共有职工352人,申请破产时欠职工工资43万元,欠养老保险金349万元,同时欠700余名社员的股金591万元,而该企业仅剩有效资产为一座抵押给银行的营业楼。职工及股民听到企业破产的消息后多次上访。进入破产程序后,他多次到企业调查走访,与职工、股民谈心,作好职工、股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同时与院领导一起多次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积极从区政府争取资金500余万元,首先解决了银行的抵押问题及职工的生活问题,又将该企业的营业楼依法进行公开拍卖,严格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全面、足额地支付了职工及股民的债务,赢得了区委、区政府的肯定,职工、股民的称赞。
“五项对策”化解收贷难题
王利把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实处,加大巡回审判的力度,深入工厂农村、田间地头,就地审理、即时调解、当庭结案,方便人民群众诉讼。2004年来,涉及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户贷款案件增多,这类案件涉及面广,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化矛盾。王利在审理中,把维护稳定放在首位,对借款人逐一登门讲政策、讲法律,把借款人的对立情绪减小到最小,促其主动还贷。该同还根据被告均为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特点,精心选择和组织了80余件案件在附近的村委会开巡回庭,当庭结案,受到了当事人的赞扬。三年来,王利共审理小额农户贷款案180余件,涉案标的1000余万元,当事人遍布全区的七个乡镇,没有一起案件因处理不当诱发信访等不稳定出现。2006年初,王利针对小额农户贷款案件当事人人数多、出庭率低,导致调解率不到10%的现状,创新提出“五项对策”,即:树立调解意识、拓宽调解渠道、建立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小额农户担保贷款公正债权文书制度、适时地发出司法建议、加强巡回审判工作。通过半年的实践,该“五项对策”解决了农村信用社收贷难题,此类案件调解率也比2005年提高了40%。
清正廉洁美名扬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止一文。”这是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的一句名言。王利以这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虽然一直战斗在民商事审判第一线,每日与形形色色的人和金钱打交道,但是他把廉洁二字视为生命,甘于寂寞和清贫,他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着法官尊严,维护着法院形象。在他审理的原告徐某诉被告徐州鑫福纺织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案件调解后原告拿到90000元借款,将3000元现金塞到他抽届中要酬谢他时,被他严词拒绝。三年以来,王利同志共拒吃请30余次,拒现金、实物折款10000余元,没有一人反映他有违法违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