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无锡崇安区法院广益法庭的一名普通法官。他酷爱审判,克己奉献,秉公执法,以一次次情法交融的谈话,一张张逻辑严密的判决书,维护了法纪,感动了百姓,擦亮了天平。

今年3月调到广益法庭工作后,刘坚挑起了大梁,一人揽下了所有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案子分到刘坚手里,他生怕耽误原告索赔,要求自己做到五快,即“送达快,开庭快,取证快,调解快,结案快”。每天早晨刘坚总是第一个推开法庭大门,仔细阅读当日开庭案卷,列明争议焦点和审理提纲。由于庭审准备充分、重点突出、节奏快时间短,他一上午能开23个庭。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案件,常常是当事人刚看完笔录,他的调解书就制作完成了,最快的一次从开庭到调解书制作完毕仅用了20分钟。

在刘坚的时间表里,没有白天、黑夜,不分上班、下班。上班时,他忙着调解开庭、送达取证、走访接待,下了班还要挤时间查阅案卷、撰写文书、学习充电。据不完全统计,刘坚找当事人谈话最多一天达15人次,送达法律文书最多一天达23人,开庭最多一天达7次。陪审说,跟着刘坚开庭,常常饿肚子;书记员说,跟着刘坚办案,常常没休息;当事人说,案子交给刘法官,放心。

在刘坚的心里,“苦干”对一名优秀法官来说是绝对不够的,真正赋予法官力量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是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对法律的精通、法官的智慧。长期的摸索实践让刘坚归纳出了调解办案的诸多方法,如良心启发式、感情引导式、后果反思式、案例对比式。

在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原告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被撞成重伤,交警认定其应承担主要责任,被告承担次要责任。原告起诉到法院后扬言,如果法院也承认“撞了白撞”,她就死在法院门前。面对情绪失控的原告,刘坚耐心地倾听她长达一个小时的哭诉,瓦解对方敌对心理后又细致地向她讲解了主次责任分配的法律法规,降低原告对赔偿数额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刘坚多次上门走访被告,讲述原告家庭困难、不幸遭遇,最后被告同意在判决认定的赔偿数额上适当对原告进行了补偿,原告表示接受。

抱着审案讲究艺术、结案力求效果、办案不惜劳苦的宗旨,今年仅上半年刘坚结案179件,荣登崇安法院结案排名榜状元。忘我工作,执着追求,这就是刘坚生活的要义。正如他所说,为百姓掌天平,奉献一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