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谢谢法官挽救了我们的婚姻,以后我会悉心照顾她,让她的病慢慢恢复。”殷某紧握妻子的手,满脸爱怜。“感谢叔叔拯救了我和妹妹,让我们不用害怕因爸妈离婚而分开。”手足情深的姐妹俩脸上绽满了笑容。728下午,在江阴璜土镇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感谢声四起,一家四口围坐在法官周围有说有笑,显得格外温馨,而就在二个月前,这个家庭曾面临破碎的边缘。

今年6月初,江阴法院西石桥法庭副庭长刘尧宇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案件的原告刘某是一个刚入不惑之年的农妇,起诉理由是夫妻感情不和。刘法官立即联系原告了解案情,在电话中,原告刘某不断抱怨自己的丈夫怎么不顾家庭,两个女儿学习怎么不用功,自己为家庭操碎了心却得不到体谅,吃不下睡不着,只有离婚才能让自己解脱。听完原告的哭诉,刘法官觉得当事人闹离婚只是为家庭琐事,但法官隐隐感觉到原告说话的语气有异于正常人,于是他决定去当事人家中实地调查,希望能挽回这段婚姻。

刘法官通过与原被告以及两个孩子的交谈了解到,原告刘某最近一年变得脾气暴躁,经常动不动就跟丈夫殷某争吵,上职高的大女儿认为母亲是因为更年期才变得唠叨,所以一家人都让着刘某,对她的喋喋不休也不予理睬。而刘法官在与原告的接触中,看到她目光呆滞,情绪低落,很像抑郁症的症状,于是回去查找了有关抑郁症方面的资料,并把自己的怀疑告诉被告殷某,建议他们带原告去医院进行心理检查。几天后,刘法官再次给当事人家里打电话,在电话中,殷某激动地告诉刘法官,妻子刘某真的得了抑郁症,目前正在接受药物和心理的双重治疗。自那之后,刘法官一直打电话关心原告刘某的病情,同时欣喜地看到,自从原告刘某配合治疗后,跟家人的关系改善了很多,也不再提离婚的事情了。

728,刘法官感到时机已经成熟,再次拨通了当事人家里的电话,问原告刘某是否还要跟丈夫离婚,刘某深感愧疚地表示要撤诉,于是刘法官制作了准许撤诉的民事裁定书主动上门,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