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宿迁讯: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坚持“以当事人为本”,通过实施“四项工程”,真正让当事人深切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实施“阳光工程”。通过制作便民服务卡,把《起诉需要的材料》、《诉讼费交纳速算办法》、《诉讼风险提示书》、《诉讼权利和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等内容印制在上面,公布咨询求助热线号码,放在立案大厅任当事人领取,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理性对待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施“亲民工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就是要不断完善司法为民措施,尽其所能为当事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一是开展法律进三区和巡回审判,扩大便民效果。充分利用“法律进三区”和巡回审判走进群众,到学校、乡村、企业等上法制课20余场次、开展法律宣传10场次,掌握群众需求。将审判台搭建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在群众家门口化解矛盾,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二是设置专线电话和电子信箱,提供民意交流平台。通过公开民意沟通电子信箱、电话及落实“五个严禁”监督号码和电子信箱,提供了民意交流平台,方便群众查询和反映问题,广开言路,坦诚接受群众的意见及建议。三是购置便民服务设施,体现人文关怀。在立案、审判、接访等场所配备休息座椅、饮水机、老花镜、雨伞、便民服务箱等,为当事人提供便利。

实施“提速工程”。一是严格落实审判流程管理,简化办事手续和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所有案件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案。二是全面推行案件繁简分流、普通案件简化审的办案方式,在确保合法、公正的前提下,努力缩短办案周期,实现“高快好省”办案。三是加强两个“窗口”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对前来立案、信访的当事人,立案、信访两个窗口做到能办的“马上就办”,不能办的“马上答复”,使两个“窗口”成为服务群众的“文明窗”、“速办窗”。

实施“攻坚工程”。以集中清理积案活动为契机,充分运用“联动和威慑”机制,积极协调公安、金融等多部门,完善了执行工作协调配合机制;运用威慑机制,依法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财产156件,对20名被执行人实施了强制搜查,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义务的30名被执行人实施了司法拘留,提高执行案件的到位率。自集中清理积案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共执结各类积案288件,标的额2281万元,依法维护了法律权威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