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连云港讯:39,东海县农民苗克华专程来到连云港中院赠送“执法为民,高效廉洁”的感谢锦旗,因为激情而嗓音嘶哑的老苗只是抓着法官的手不住的摇啊摇。2005年下半年,苗克华所承包的房山水库水面被该县某酒精厂的污水污染造成损失约200万元。苗克华一家的生活难以维持,苗克华于20081222向连云港中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后该院立即进行对被执行人财产情况的调查,查明了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果断采取措施,于立案后11天,双方以208万元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案件执结后苗克华非常感动,因迫于债务压力,本案在省高院二审时,苗克华曾提出以108万元与对方和解,但遭到拒绝,没想到在执行中,短短11天时间,连云港中院就全额执行到位。这是连云港中院以为民司法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工作措施的创新落实的一个缩影。

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可以作为是当前的审理绝大多数简易民事纠纷案件的前置程序,连云港中院将人民调解工作室作为“诉调对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对于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法院,要引导当事人借助人民调解工作室,通过非诉讼渠道解决纠纷。对于人案矛盾相对缓和的法院,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委托调解和邀请调解中的作用,钝化矛盾,妥善解决纠纷。同时要求各县区法院要积极与司法行政机关联系沟通,明确人员、制订流程、建立台帐,确保人民调解室工作落到实处。目前该市七家基层法院8个基层人民法庭已全部设立人民调解室,设立以来,该市的涉诉信访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去年来,该市法院收案数持续大幅增长,基层法院诉讼案件收案增幅居全省第1位。针对这种情况,连云港中院积极调研,积极推广案件的速裁解决机制,赣榆、海州等法院设立速裁组,在立案大厅醒目处张贴通知书,告知当事人在条件符合的条件下可以选择适用速调速裁机制予以快速解决纠纷;在立案环节就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通过电话约定开庭时间或者视情况由法官上门调解;坚持调解为主,可由当事人选定开庭时间,有时甚至安排在晚上或节假日开庭,获当事人普遍认可和好评。去年,该市法院的一名法官全年结案720件。

为了让涉诉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兑现,连云港中院狠抓执行工作新机制建设。成立了以中院院长和分管副院长为领导的执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对全市法院执行力量统一调配,实行24小时工作制度,明确专职人员负责部门人员装备的调配。由该指挥中心统一调配,在开发区管委会的配合下,一举拿下了时间跨度近4年的涉及南洋国际学校的35件执行积案,400余万元的执行款当场兑现,案件的申请人专程来到连云港中院,点燃了感谢的鞭炮,称赞连云港中院的法官们“执法为民一身正气,维护正义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