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法院五项措施着力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
作者:张俊宏 发布时间:2009-03-02 浏览次数:414
本网盐城讯:为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知民需,聚民智,适时调整司法政策,东台法院采取五项措施,努力构建科学、有效、便捷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一是设立判后答疑窗口。在新办公大楼的立案大厅设立判后答疑窗口,返聘资深退休法官担任答疑人,同时在窗口设立答疑热线电话,凡当事人对裁判有疑异的,可面对面或通过电话由答疑人为其“解惑”。
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指定一名院领导担任新闻发言人,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和通报法院工作近况,重大决策部署,社会关注案件的审执情况以及司法改革的新举措、新成效等等,让公众及时了解该院司法信息。
三是开设互联网院长信箱。公开接受普通百姓的电子邮件及当事人的投诉,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该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明确专人负责对邮件进行分类处理后,流转相关庭室予以落实、办理,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网民。
四是细化院长接待日制度。在坚持每周五院长接待的基础上,将接待日制度与答疑窗口、信访接待窗口以及投诉电话等制度进行整合,每周有院长负责接待,接访时间实行周五固定接待日与每日由首访接待人员预约接待相结合。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登记备案,由院领导明确具体承办部门及期限,并进行跟踪督办。
五是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定期选择有影响、社会关注案件以及棘手的执行案件,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庭审,现场监督执行;每季编印《法院工作通讯》报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使他们在充分了解法院工作的基础上对法院进行监督;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