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多年来,铜山法院自觉接受人大的有效监督,主动争取人大支持,在党组一班人带领下,牢记“司法为民”宗旨,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各项工作日新月异,在争创全国一流法院的征程中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

自觉接受监督,在加强联络中拓展沟通

在铜山,代表来院受欢迎。省人大来院调研执行工作、市人大来院视察廉政文化建设、县人大来院听取民商事审判工作汇报;今年110月,共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5次,邀请260人次旁听庭审和参与执行,50件陈年积案在人大的关怀下顺利执结……

近期,铜山法院“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又在市县两级代表的积极参与中不断推向深入,这标明铜山法院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方面已逐步步入制度化轨道。

铜山法院一直把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当成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方针的重要举措认真做实做好,围绕代表反映的热点改进工作、围绕代表关注的焦点做实工作、围绕代表监督的重点报告工作。该院每年都免费向人大代表赠阅《江苏法制报》,坚持定期向人大代表寄发工作简报,经常走访人大代表,聘请人大代表为廉洁司法监督员,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根据人大代表的职业状况和案件的不同类型在开庭时设立人大代表旁听专席,重大、疑难等执行案件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自觉主动接人大代表监督,受到代表好评。

自觉接受监督,表明了铜山法院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方面的诚心与决心。法院和人大加强了联络和沟通,整合了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的监督力量,加强了审判权、执行运做中的监督和制约,逐步建立起用权受监督的监督机制,确保审判权和执行权的正确行使。与此同时,人大代表承载着身后成千上万社会公众的意愿和疑问,表达着他们对人民法院工作的诉求。铜山法院通过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走进法院、了解法院,让代表对法院工作有感性上的认识,使法院工作的内涵和特质向人民敞开,使司法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更加贴近,提升了法院工作的社会公信度。

主动寻求支持,在共同参与中提高认同

在铜山,人大支持法院工作的示例举不胜举,人大主任亲自协助法院执结案件更是一度被传为佳话,是人大支持法院工作的最好例证。2004年,来徐打工的河南人王某因车祸丧生,撇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家住河南受害者家人强忍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公安机关调解未果,找肇事方索赔无望的境地下,把最后唯一的希望寄托到了铜山法院。经法院判决,肇事车主李某应承担全部责任,因肇事车辆未参加保险,判决李某赔偿王某家人各项损失18.6万元。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查明,除了出事时驾驶的农用车被拍卖得款5000元给付申请人外,居住在偏远的山区李某几乎是一无所有,似乎还没从车祸的阴影中走出,只会木讷的说“等我有钱了一分都不欠。”由于案子应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执结,申请人认为是法院懈怠执行,几经辗转,来到铜山人大请法制委的同志帮助督促法院早日执行已经生效的判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宪康当即批示加大执行力度,保障胜诉的当事人尽快实现权利。法院主动派专人汇报情况,向人大寻求支持。但听完法院的案情汇报,孟宪康主任陷入沉思,申请人的无辜和被执行人的无助交织在一起,令人揪心,此案未能有效执行,不是因为执行法官消极执行、懈怠执行,而是确实因为被执行人收入微薄,确实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暂时不具备执行条件,根本无法执行。案件能否有效执结关乎民生,关系到司法机关的诚信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法院应从政治的高度认识这件执行案的重要性,从使命出发认识这个执行问题。孟宪康书记多次就此案专门调度,和执行人员共同分析症结所在,寻求突破口,并亲自接待、安抚受害者家属,并带领人大工作人员上门做被执行人的思想疏导工作。人大代表和执行法官从情理、从法律、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等角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被执行人主动配合法院执行,愿意打工挣钱,分期给付。法院随即主持双方当事人和解,在不懈的努力下,修复了两个家庭数年的积怨。为保证履行效果,孟书记还多方协调,帮助被执行人李某在一家私营企业找到一份工作,1200元每月的工资留出500元保障生活,余下的悉数支付给王某的家人,案件分期分批得到履行,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案件解决后,县人大还针对执行实践中相当数量诸如此类执行不能案件,组织和促成相关部门和法院一起专题研讨破解良策。目前,一个回归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将执行不能案件纳入社会保障机制解决的思路在铜山法院提出,正试点运行中。

法院寻求人大支持,邀请代表们参与法院办理案件,代表们有了更直观的亲身经历,客观、全面地了解了案件的事实和具体法律的适用,对法院的工作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许多人大代表在被邀旁听庭审或参与案件执行后,对法院卓有成效的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法官体现出的情、理、法有机结合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对法官表现出的“既坚持原则,又不和老百姓一般见识”的素养赞赏有加。以“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为契机,法院全力邀请人大代表110余人次旁听50件诉讼案件,到重大执行现场监督执行近400人次,增加了案件审理的透明度,促进了公正,宣传了法律,展示了法官的司法能力,提高了对司法的社会认同。

实现良性互动,在互相促进中合奏凯歌

在铜山,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统一被演绎的近乎完美。人大对法院的监督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断加强,但这种监督既不是相互掣肘,不是唱对台戏,而是支持法院依法履职,形成共同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铜山合力。

在法院的倡议下,在人大与“一府两院” 共同推动下,联席会议机制得以启动。每年都会定期召开几次联席会议,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四方集聚一堂,相互通报各自工作重心、目标和任务,深入探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坦诚交换意见、建议,以提高各自履职水平,共同促进发展。本届政府成立后,市政府领导班子着眼于推进民主法治进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效能的大局,主动加强与人大常委会的沟通联系,力求与常委会就相关重要决策达成共识,在决策推行中形成默契。人大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最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在人民群众中最具有广泛号召力这一特点,将社情民意以反馈、座谈等形式传递给法院,法院高度重视,根据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认真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及时解决问题,妥善处理矛盾。对人大代表关注或涉法信访件及时与人大联系,取得人大代表的支持与理解,适时出台有关在立案、审判和执行中充分体现亲民、便民、利民要求的举措,并逐步深化司法为民的具体服务措施和服务标准。法院和人大的良性互动中互相促进,合奏凯歌,较好的保障了人大正确履行监督职能,人大代表日常监督日渐深入和全面,也提高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和社会认同度,有效地促进了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全面建设,干警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司法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案件质效不断进位争先,主要数据指标多数位居全市法院前列,涉诉案件信访率下降了近80%,人大的有效监督和支持使法院焕发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