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误解到理解 从投诉到感谢
作者:李猛 发布时间:2008-11-14 浏览次数:969
孙某带着既感动又有几分歉意地说:“韩法官,我以前误会法院执行局了,你们费了这么多精力这么快就帮我把钱执行来了,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专门请人做了面锦旗,绣上“办案神速、秉公执法”八个大字,送给你们执行局的同志们,表达我的谢意。”
原来,孙某一年前借了一万五千元钱给卓某,在索债无果后便拿着借条将卓某告到了法院。胜诉后,孙某拿着生效的判决书满怀信心地想找卓某要钱。可是卓某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信。无奈之下,孙某再次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是等了些日子到法院询问,案件正在执行,钱还拿不到。孙某坐不住了,他想自己从花了很多精力打赢了官司,法院就该把钱执行来给他。于是他认为是法院执行局的法官对他的案子不用心,故意拖延。这样越想越生气,于是他拿起手机便通过当地媒体找到了县领导的联系电话,给县委领导发了短信进行投诉。
法院执行局接到县领导转来的投诉后,向孙某耐心地进行了解释,说由于被执行人故意躲债,执行有一定的难度。可是孙某根本听不进去,要求换人执行。为消除孙某的误解,执行局将孙某的案件转由韩法官承办。
韩法官再次通过多种途径寻找不到被执行人卓某下落的情况下,依法追加了卓某的妻子宋某为被执行人,并多次亲自带着助理到卓某家中及其所在的村进行调查,并对宋某进行了法律释明,严厉地指出了有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将承担的法律后果。最终,害怕法律制裁的卓某重新“现身”,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本以为自己向县委领导告了法官的状,自己的案子肯定执行无望的孙某拿到期盼已久的那笔钱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误会了执行法官,做了件傻事。于是今天他特地起了个大早,赶上头班车进了县城,接着到一家广告公司取了预订的锦旗,接着打的赶到了睢宁法院,就在门口等着法官。
听完他的讲述,韩法官说:“执行难,不仅在于案件难办,更难在当事人有时候对我们的误解。我们执行法官起早贪黑,只要能把案件办好,让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实现,就心满意足了,说道这,你能消除对我们执行法官的误解,我还得谢谢你呢,”说完,二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