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夜话:数字的人生
作者:朱联明 发布时间:2008-07-16 浏览次数:2214
大凡人,一生都与数字有关,可以说数字符号烙满了整个人生的每个年轮,有的填写肤浅,有的却刻进很深。
年龄,是与本人最密切的数字,从生到死;也是最活生生的数字,一直在增升,当然也极可能嘎然而止。所以它反映你的生老病死,反映你风华正茂抑或垂垂迟暮,叹你生不逢时抑或羡慕你欣遇盛世。
伴随你的身高体重,是相对而言的变数,给你某个时期的高矮胖瘦定位;当然还有更多生物学意义上的指数精准描述你的自然个体面貌。
这里不能免俗要谈及你的收入,这是为物质生活定位的关键数字。这是千差万别的衡量人的能耐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也是凸显社会人发展空间的影响因素之一。当然,这样的数字已完全失去了它的纯粹性,逾越了某种底线、挑战社会规则甚或法律的行为注定会付出同等甚至更昂贵的代价。
有的数字与一切人皆有关联,比如定位时空的数据。时序之分,让我感怀春晖拂晓,目送秋雁南归,留意冷暖人间。而关于南北纬和东西经的刻度,我便知我身处何处,知道我的故园桑梓与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时差,知道生我养我的热土地处亚热带的扬子江畔,这里风调雨顺,人文荟萃。每个横空出世的生命都是宇宙的骄子,基于存在而感知春夏秋冬,天南地北,阅读语言和宗教的版图,结交黑皮肤、白皮肤、黄皮肤、棕色皮肤的各类朋友。因此,这样的数字永恒宽博,激起人对天地油然而生无限的敬畏。
不能忘了那些沉默的数字??人类历史记载了自身的文明和愚昧,阅读着,思索着,仿佛翻阅我们人类自身的档案和相册,令我爱恨交加,几多语塞。人类就是在不断创造和毁灭中向前发展的。而探索更遥远的史前文明和物种进化史,让我懂得一切生命均应得到尊重。
确实存在这样的区别:有的数字很私人化,有的却包罗和涉及芸芸众生。
公众化数字除了上面提及的时空数据外,有关人类历史事件的数字占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反映人类现状的数据库。公众化数字也有一定的范围,全球性的问题毕竟在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得到了有效消化。举例说明,08奥运,这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会;而春节,全球十三亿华人共同的传统节日,但毕竟不是全球性的,西方人不会放弃圣诞而选择过春节,这正是文化的差异。有的公众化数字涉及开天辟地、改朝换代,比如国庆节日期;有的事关人们的生活,比如天气、气候方面的数据;有的告知地区和部门经济发展现状,比如琼.道哥拉斯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等等。
私人化数字最直观。比如某位女明星的三围,某太太的生日,某小姐的某日12点34分??无须赘举,你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知情权。
可以换个角度来谈数字的私人化。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一些数字都有其产生的背景,会代表某种特殊的意义。有的数字很温馨:父母、儿女的生日,自己的结婚日,蓦然间走进你生活的那个人的手机号码等等;有的数字很伤感:亲人的忌日,一生中最爱你的那个人掉头离去的日子;有的十分无奈:不断上涨的物价,儿女考试的低分成绩,化验单上的三高指数;有的就直直挥之不去、缠绕记忆终生:你拿到的第一份薪水,犯罪服刑的囚号以及高考的总分成绩。此外,人一生中总有几组深为敏感的数字,这些数字往往与本人的人生经历相关联,有的反映了人生的际遇,有的就直接改变或影响了人生。正如减肥者对自己的体重敏感,股民对跌涨指数敏感,总统候选人对选票敏感一样,我的人生中也有让我感觉特别的数字。
记得中学时我的学号为19,三年后正值19岁的我参加高考并顺利进入厦大读法律,凑巧19又一次成为我大学时的学号,一连串的19加深了我的记忆,从此我的内心就把19确信为本人的幸运数字或叫吉祥号。还有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数字,那就是8511。这个已经融入血液的数字,是我大学时代的邮箱地址,是我永远忘不掉的青春学子四年苦读的见证,也是厦大八五法学一班全体同窗对外交流信息的绿色总站。一次上班路上无意间瞧见前面的行车车牌号码为8511,仿如突然遇见了初恋似的,怦然心动,久久地盯得我眼涩。仙人指路,我恍然间竟觉着走回了19年前,走在了厦大的博学路上??从灵魂深处,我永久珍视我的高中及大学生活并深深怀念。
人的一生充满变数,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与数字有难解之缘。
奥运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是不断的刷新和超越;圆周率是科学数据的代表,科技生产者用它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脉搏0跳动次数正宣告一个生命的死亡;暴跌的股票指数正逼得许多股民要发疯。
所谓的网络时代,不正是数字交错的年代?
荒诞不经的数字愚弄人生,真实无欺的数字就是力量。
二年前得有机会回了趟母校,留在厦门的同学为我接风,闲聊间有同学告诉我:某某女同学,暗恋你数年,还记得吧?她定居加拿大已多年了,上次校友聚会,从国外赶回的她专门打听你的消息呢,飞多伦多之前还一再叮嘱哥们花力气“打捞”你呢,这里留着她的联系号码那,得主动点噢。接过名片,数组国际长途电话号码赫然入目,我笑了笑,赶忙掉转话头问起了另一名女同学,被我唤作霞浦“渔家女”的女诗人:“记得吗?我们班的才女林丽萍,谈谈她的情况吧!”坐中的老班长别有用意地对我眨眨眼:“‘宝哥哥’听好。林妹妹呢不是太顺,毕业后最先留在集美检察院,后因感情挫折去了深圳,你晓得的,林个性很刚,恃才呈傲惯了,她看不惯社会,社会又容不了她的性子,所以与各方面相处得比较紧张,最近与家人去香港定居了。”我要过林的手机号码,心情陡增郁闷。
直至今日,我小心翼翼地打理着自己平淡的生活,终未拨出任何一组号码。
有的数字不能碰触,只能珍藏;
有的数字必须抹去,有的数字必须高扬!
偶然夜起翻看尘封已久的毕业纪念册,看到19年前女诗人题给自己留念的一首填词,看着19年前的老照片,兀自泪流满面。